“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时间:2016-01-1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杨晓霞     提交时间:2016-01-14    浏览数:0     

今天听了陈小芳老师上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收获真的很大,教学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下面是一些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录像。(播放自然灾害的录像资料。)发生了什么事?师一一解说。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评析]:开课时,通过播放录像,目的是为了创设“沙尘瀑对人们的危害以及防治沙尘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这一情境来引入数学中的“植树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学习活动中。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栽”的规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师:请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城市新修的一条公路。园林局为了绿化公路,现在决定沿公路的一边种一行树,如果这条路全长是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我们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你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 (出示题目。)

  ②理解题意。

  师:从题中你们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呢?

  师:“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

  生:两端要栽也就是两头都要种。

  师:(实物演示。)如果把这根教鞭看做是这条路,在路的两端要种也就是在路的两头要种。 (让学生去指出)

  师:题目的意思我们都理解了,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笔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生反馈答案。  

师:我发现你们意见不统一,现在出现了3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完成答题卡。)

  师:那现在,我们先种10米行吗?(师演示)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分成了几段?

  (师板书:10米,2……3棵。)

  师:跟上面一样,你们来种20米看一看,这次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比一比,谁画得快种得好?(生在题卡上自己画图并汇报)(板书:20米,4……5棵。)

[评析]:从个别的、简单的几个例子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更一般的情境中,是数学中常用的推理方法。

师:(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板书:在一段直路上植树    两端要种: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

  (师在课题后板书:两端都种。)

  师:同学们,总结出这一规律,除了用画线段图的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手来理解验证这一规律。请同学们伸出小手看一看,数一数我们3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2个。)对,间隔数是2。我们的大拇指和小手指就相当于两端要种的树,棵数就是间隔数加1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像这样的5棵树之间呢?10棵树,50棵树,100棵呢?

[评析]:关注学生经验中的“符号世界”,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由具体事物→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的过程,为全面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学会用数学语言刻画植树问题的本质特征做了精心的准备。

2、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比如,在路边种树,每两棵树之间有一段距离,我们就把这一段距离叫做一个间隔;再看大屏幕,小朋友们站成一排表演节目,每两个小朋友之间牵着一根彩带,在数学上把这根彩带看做一个间隔;再听生活中的钟声(课件出示一高楼上的一座大钟,同时播出钟声),每两声之间停留的时间可以看成一个“间隔”。

[评析]:将植树、表演节目、钟声敲响这些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放在一起,意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现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数学意义,它们之间有着数学上的本质联系。

三、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1、解决例1提出的问题。

请学生翻开书第117页,默读例1后,自主解答。教师巡视,关注平时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解答的情况。多数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哪位同学上台来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的解法一般有以下两种:100÷5=20(段),20+1=21(棵);100÷5+1=21(棵)。

学生解答以后,请他们解释上述算式的意义。(“100÷5=20”表示有20个间隔,“20+1=21”表示在小路两端都要种树,所以要种21棵,它比间隔数多1。)

2、完成第118页的“做一做”。

学生默读题,然后自主解决。讲评时,请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练习的过程:(136-1=35(棵),35×6=210(米);(26×(36-1=210(米)。

3、对比两题的解法。

师:上面两题的解答思路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两题的解答思路正好相反。例1是求植树的棵数,所以先求间隔数(100÷5),再用求得的间隔数(20)加1,即求得植树的棵数;“做一做”是求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所以先要知道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之间的间隔数(36-1),再用每个间隔的长与间隔数相乘,便求得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之间的距离。

[评析]:利用对比,使学生经历双向可逆性思维的过程:一个是由间隔数推出植树棵数的过程(例1),另一个是由植树棵数推出间隔数,进而求得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之间的距离的过程。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中两个变量的依存关系,提高灵活运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新知,应用深化

师:你们看,这是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到的例子,(展示题目)

师:你最想研究哪个问题?学生任意选择解答,老师适当点拨。

    (1) 六一儿童节准备到了,学校布置四(2)班的同学在学校50米的校道两侧插上彩旗,每隔2米插一面(两端都插)。他们一共插了多少面彩旗?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3)同学们做早操。21个同学排成一排,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距离相等,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人的距离是20米,相邻两个人之间相隔多少米?

4老师从一楼办公室走到四楼教室,去上课。每走一层楼需花20秒,你知道老师花了多长时间吗?

[评析]:植树模型的应用并不界限于植树的情境,它广泛应用于具有同样数学特征的其他事件中,通过对上述几题的解答与思考,使学生体会抽象的数学模型高于生活,它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

[总评]

  本节课学生的感受是:课伊始。趣味鲜;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未尽。本节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强调小组的合作发现。教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课始引导学生从录像入手,使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感悟到植树的意义。课堂贯穿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集体合作等形式。

  2、创设生活的教学情境。老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了植树、插彩旗、上楼梯、锯木头等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解决两端都要栽树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出规律,变知识的接受过程为和谐的创新过程。

  4、注重数学的实践应用。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进行了知识的延伸,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节课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生活即课堂”的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了植树、插旗等实践活动,在生活情境中的学习,让学生寻觅到了数学知识的源泉,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