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杨大行     所属单位:散原中学     提交时间:2016-01-13    浏览数:0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二次函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基础上的学习,.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分析,概括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形式,明确二次函数的概念.. 本章我们研究的是二次函数,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 学生要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感悟新旧知识的关系,深刻的体会数学中的类比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会做二次函数的图像,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2,会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并能确定实际问题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4,从实际情景和实例中让学生探索分析,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使学生能够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符号和数学方法解决最值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经历探究和表示二次函数的过程,获得二次函数的定义;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3,探究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最值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其中“合作性学习”涉及的实际问题有的较为复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
  (1)温故而知新,
回顾有关函数的知识,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有关函数的定义——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做进一步巩固. 对“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在ppt上给出一次函数y = kx + b(其中k,b是常数,且k ≠ 0)正比例函数y = kx(k是不为0的常数)反比例函数y = ■ (x是不为0的常数)的形式.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ppt上给出实际问题一,例如:现有60米的篱笆要围成一个矩形场地,若矩形的长为1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若矩形的长分别为15米、20米、30米时,它的面积分别是多少?从上两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教师提问后,学生可独立回答.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准确的建立函数关系;学生是否能利用已学的函数知识求出最大面积;学生是否能准确的讨论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问题的设计,旨在运用函数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最后,提出问题:由矩形问题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经过短时间的讨论与思考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函数解析式y = ax2 + bx + c (a,b,c 是常数,a ≠ 0)的形式. 在ppt上给出概念:我们把形如y = ax2 + bx + c(其中a,b,c是常数,a ≠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称a为二次项系数, 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不断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3)利用图像激发兴趣. 学习性质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图像来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以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填空: 根据下边已画好抛物线y = -2x2的顶点坐标是_____ , 对称轴是_____,在_____侧,即x_____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在_____侧,即x_____0时,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 = _____时,函数y的最大值是____. 当x____0时,y < 0. 教师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探究,并归纳出: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a ≠0)的图像和性质,顶点坐标与对称轴,位置与开口方向,增减性与最值.
  (4)小组合作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 教师向学生展示二次函数y = x2 + 2x,y = x2 - 2x + 1,y =x2 - 2x + 2的图像如图所示.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下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每个图像与x轴有几个交点?一元二次方程x2 + 2x = 0,x2- 2x + 1 = 0有几个根?验证一下一元二次方程x2 - 2x + 2 = 0有根吗?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的图像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的根有什么关系?并引导学生对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的图像和x轴交点的三种情况进行归纳.
 
优点: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对已学函数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和探索的方式进行的. 课堂开始时,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然后,给出简单的实际问题. 接着笔者进一步将问题引申,加大难度,引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这一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两个变量的关系. 特别是在创设问题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发现变量,是否注意到取值范围,这个环节中简单问题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利用图像进行教学,是几何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这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兴趣下去探求真知. 本节课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有了比较扎实的认识。
不足的地方:
如还缺乏一些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进行图像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的教学,课堂的结尾处教师还缺乏引导学生对二次函数知识的实际运用等. 这些还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与发现,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进与更新.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