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时间:2016-01-1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吴厅     提交时间:2016-01-13    浏览数:0     

立足实际重学法 把握精髓有创新

——初中化学新教材使用的实践与思考

参加此次培训,其中对初中化学教材条清缕析、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收获颇多:一方面使自己对化学教材有了更为全面准确的认知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迪。下面就自己培训后对化学教材和教学的一些认识做以总结:

首先,新教材直观性的特点更为突出。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要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好学科教材自身的优势。新版化学新教材彩色图像较多,这些插图形象生动。为教学过程中的识理解、激趣质疑、情感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学科渗透、安全健康等教学环节提供了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课程资源,对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的课题 3 离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的重点。新教材中配了彩色插图:钠原子边踢开一个电子边说:“电子走开,我要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氯原子赶忙用网罩套住钠原子踢过来的电子,并说:“我需要电子,我也要形成相对稳定结构”,钠原子、氯原子得失电子后分别形成了钠离子、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钠离子和氯离子手拉手地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学生仔细观察了类似卡通人物的离子、电子,就能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还有一些如生活中观察不到的样品图片,如金刚石、石墨、碳-60 的内部结构、分子模型等。以图代文,能形象生动的说明问题,同时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新教材体现了自主、合作式学习方式。

一方面,新教材中讨论栏目较多,而要说得确切,就要平时基础打扎实,堂堂课过关。无形中学生之间形成了一股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比如: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中课题 1 燃烧和灭火就有两个讨论栏。先讨论:根据燃烧的条件推导灭火的原理,后讨论:从现实生活中的灭火实例来分析其灭火的原理。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即兴发言,不太理解的学生看书之后也能说出其所以然,通过两次讨论,学生能当堂掌握知识要点,这对于学生形成互动互助风气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由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与学生认知的水平不同,加上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并不是所有教学的内容,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一般知识的介绍,就应该由学生个人的感悟和学习去理解掌握,如学习 “药品的取用”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去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基础上合作学习。

第三、使用教材灵活度增大了,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平台。

课标具有法律品质,是编写教材、评价和考核教学和学习效果的依据。对课标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教育目标,教材着重于通过学科内容来体现,但是并不完全,因为无法顾及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传统间的差异。用适合教学对象的方式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每位老师来说,就是在创新性地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化学知识的认识起点,抓住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点、难点,正确地认识并依据学生认识发展的逻辑顺序设计并开展教学。新教材包含 12 个单元,36 个课题,教学用书中没有明确规定课时安排,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处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教科书实行弹性设计,除遵照课程标准精心编入必学内容外,还编入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以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另外,新教材提供的课外资料增多了,扩展了学生知识面,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新教材留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灵活学习知识、研究处理问题、动手操作实验、拓展思维的空间,创新的平台。

第四、教学中的困惑。首先,教材的练习题内容少,且不能与检测试题较为全面的融汇贯通。就如所配教辅中的练习题,虽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但与教材习题的衔接不够融洽,跨度稍大,学生在练习时仍时困难重重;其次,所练习的内容,问题不够明确,让学生无从下手,如:教材P56《本章作业》的第6题(1)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中,明确指出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你能举出几种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吗?说这个题好,就是它很开放,说这个题不好,它根本不明确,制取氧气现在有多种方法,是哪一种,还都答不完全,如果学生在考试遇到了,他们肯定不知如何回答;第三,教材的知识体系条理不够清晰,特别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后面的知识提出来,让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如果教师给予解释,学生听得似是而非,如果你不解释,学生全是疑问,学生总觉得学习了,又解决不了,会降低学习兴趣。还没有学习就出现概念、术语 教材中没学就用概念、术语。如元素教学,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单元的课题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中,提到:就像 26 个英文字母可以拼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那样,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 100 多种。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工作中,要积极学习,使用新教材之初,要通读整个教材,找出它与旧教材的一些差异,探究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知识,提高素质,取得较佳的效果。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