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时间:2016-01-1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徐中华     提交时间:2016-01-04    浏览数:2     







初三语文案例《乡愁》分析:



教学设计



( ) 导入



1 .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营造思乡怀远的氛围。



2 .故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是每个人的生命之源,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当我们为生存,为理想离开家乡、漂泊异地时,浓浓的思乡情便凝聚成挥洒不去的乡愁。



3 .请大家伴乐轻声读一遍《静夜思》。



( ) 赏析《乡愁》



1 .我们不妨走进《乡愁》诗中,看看诗人在什么情形下想念家乡,看看故乡在诗人眼中又是什么。



(1) 细细品读《乡愁》,先伴乐轻声自由吟诵,然后思考如下问题:



① 欣赏《乡愁》,你心中会涌起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 自由回答,不取标准答案 )



② 在诗人心中,乡愁是什么形象 ? (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



2 .“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 这四个形象分别反映了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什么样的情感 ? 为什么 ?(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



(1)① 一枚小小的邮票寄托了儿时的我的什么样的情感呢 ?② 为什么小小的邮票能够反映这样深挚的母子情 ?



(2) 为什么长大后的乡愁又是
“ 一张窄窄的船票 ” 而不是 “ 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或者其他 ?( 补充李商隐《夜雨寄北》 )



(3) 中年后,诗人伫立在母亲矮矮的坟墓前,心中会涌起什么样的情感呢 ?



( 补充余光中《天国地府》 )



“ 外面 ”“ 默 ” 能说成 “ 这头 ”“ 那头 ” 吗 ? 为什么作者刻意加上
“ 矮矮的 ”?



(4)“ 海峡 ”一节抒发的是祖国不能统一,游子无法归家的民族国家之悲。为什么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台湾海峡本应深深的,在作者笔下又怎么成了“浅浅的”呢 ?



为什么第三节“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而第四节“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5) 吟诵《乡愁》,体会其中的情感。



( ) 迁移比较



1 .余光中先生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富有感染力的诗呢 ?



诗人 21 (1949 ) 离开大陆,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他曾去美国读书教书,前后共有五年,后来又去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达十一年。这首诗写于 1972 年。漫漫人生漂泊路,饱尝了有家难归的痛苦,思乡便成了他生命的重心。于是时隔两年,他又写下了《乡愁四韵》。让我们一同欣赏这首歌《乡愁四韵》 ( 播放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 )



2 .和着音乐齐唱《乡愁四韵》。



《乡愁四韵》与《乡愁》的情感、风格、手法等有何异同 ?



( ) 布置作业:将课堂感悟写成文字,主题为
“ 我读《乡愁》 ” 。





评析:



教学设计优缺点:



导入环节采用音频导入法,营造全场思乡怀远的氛围,同时也在开课前极快的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通过一个有活力、有意境、有指向的导入环节顺利进行接下来的课程安排;整堂课程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环环相扣,导入新课之后采用问答法,使得学生与老师形成良好互动,在一问一答的对话式共同探讨中把知识通过课堂内化于学生心中。



缺点:1、教学设计缺少总结的环节;2、从设计的要求说,教师提出问题,要有相应答案,确保教学的正确;3、缺少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教学策略优缺点:



优点在于:1、从营造思想氛围的导入到感受内容、品读诗句、迁移、作业,这五步设计是必要的,基本能引领学生理解诗的内容。2、赏析诗句,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能从意象入手,运用资料的时机合适。3、注意学习的迁移,从《乡愁》到《乡愁四韵》的学习,拓展了学习的范围。4、运用的教学手段多样。



缺陷:整堂课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把控和主体分配中,教师依旧是主角,给学生们的自由发挥空间还是较小,在双向互动中缺少创新环节。





教学评价优缺点:



教学目标上:知识、能力、价值观目标明确,教学目的符合新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知识技能、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要求明确、恰当、可行。教学内容上:整个课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知识讲解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材的理解与处理具有科学性。教学结构上:教学安排的循序渐进性、层次分明性、系统完整性、密切适中性。方法选择上: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包括音频导入、问答互动、结尾升华,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相适应,基本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



当然本堂课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发挥受到限制,课堂活动基本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行动。课上各环节讲、练、演示、板书及主次内容的时间分配不太合理,没有做到精讲多练,缺少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加强环节。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