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时间:2016-01-1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朱赛丽     提交时间:2015-12-21    浏览数:0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形的认识。第二部分是测量。突出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具体感受和认识;自主探索计算公式。第三部分是图形与变换。结合实际,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等。第四部分是图形与位置。会利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给定一个方向,能辨别其余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用数来表示位置。怎样通过教学来较好地落实课标精神?我认为下面几点是关键: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原型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空间与图形”不是通过传授能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相关几何概念,建立空间观念。如教材在图形的认识部分是按照“立体—平面—立体”的顺序来安排内容,即先从学生幼儿时常玩的立体玩具入手,再学习平面图形,最后再回归到对立体图形的本质特征的研究上,这就体现出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尊重。又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中“东南西北”一课时,让学生利用“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的生活经验来认识现实生活中和地图上的方向。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时,让学生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素材来研究对称知识,从汽车的运动中去认识平移现象,从方向盘的运动中去认识旋转现象。
二、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

只给学生以直观形象,没有实践操作的过程是不够的。手脑并用,在做中体验、思考,这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策略。如在教学完线段、直线、射线后,还要安排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让他们画一画这些图形,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能更进一步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依赖于空间感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学生的空间观念才会得到升华。正是借助于空间想像,小学生才能在平面图上“看出”立体图形,才能理解点(没有大小)、线(没有粗细)、面(没有厚度)以及无限等概念。如在平面图上数堆积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时,因为这个图形中含有被遮住的部分,这就需要借助想像才能解决问题。正是借助空间想象的翅膀,才能放飞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得到了升华。空间观念是以现实生活中儿童积累的丰富的几何体知识经验为出发点,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形成、强化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的策略应当是多元的,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在尊重学生生活经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让学生充分感知空间与图形的现实意义,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使学生的空间观念逐步得到发展。

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进行学习

发展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数学思考必须有丰富的直观、形象的积累和体验为基础,并在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得以发展。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让学生交流一下“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这时应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和演示。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空间观念的发展是探究中的一种有价值的获得,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不仅是学生对数学思考方面的提高,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是终身有益。

根据教材的教学理念及自己的教学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并及时形成行为设计,在课堂上实践,,经过多次修改初步形成了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