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曹志翔     提交时间:2016-03-15    浏览数:0     

让快乐阅读激起语文学习活力

 

    阅读并不神秘,快乐的阅读会激发无穷生命活力,会让我们的知识生命产生奇妙的“光合作用

    我班学生符某是有名的双差生。他从来不写作文,学习成绩更是“惨不忍睹,语文能超过五十分就算“重大突破”了。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特别喜欢打乒乓球。

   任科教师曾对他“一致声讨”,让我这个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倍感压力,于是我开始认真观察符某,践行洋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分层施教,对症下药。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个成语接龙游戏,符某按时交了作业,并且没出错。上课的时候,我特别表扬了他,并不失时机地拿出事先给他我家里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奖品奖励他,并要求他在一个月内读完。他低着头来领取了奖品,我正为自己的精心安排而得意。可是我分明听到他在坐下的一瞬间轻轻地嘟囔了一句——“垃圾。我顿时血脉膨胀,狠狠地拍了一下讲台,“啪的一声闷响,粉笔盒也几乎被震得弹了起来。我真想狠狠地臭骂他一顿,但还是强忍怒火,勉强把课上完。一下课,我立即把符某叫到办公室,准备好好“收拾收拾”他。我怒气冲冲地对他对他说你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垃圾?难道老师为了提高你的语文水平,自己心爱的课外书籍,在你眼里,竟然是垃圾’?你知不知道这本书是让多少人感动的经典。你才是真正的垃圾!”说完最后这一句话(这—句差点在课堂说出来),我的内心感到一种暂时的复仇快意。过了一会儿,谁知他竟说:“这本书,我家里早就有了。”“那你为什么不看?”“没意思。”这个意外的回答让我方寸大乱,一时语塞,只好让他先回去上课。接下来一位教师淡淡地说:“你这么说学生有点过分吧!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大人认为是经典的,小孩未必就认可啊。”唉,真是的,对自己的孩子也曾这么苦口婆心的说教过,都无济于事。

     是呀,多简单的道理啊。对,要给他感兴趣的奖品,他才会欣然接受,教育才会产生效果啊。他对什么感兴趣呢?我又认真把符某的在校表现好好梳理了一遍,他最感兴趣的是篮球,要从篮球人手,看怎么样。

回到学校,我了解到,符某最喜欢球星姚明,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我想办法买了一本姚明的书籍准备送给他。一天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还有点慌乱,以为我还要为“垃圾”的事教训他。我和颜悦色地对他说:“那天老师对你说的话很不礼貌,老师当时太冲动了,你能原谅我吗?”他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我又问他:“你的偶像是谁?”他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迟疑了一会儿,低声说:“姚明。”“你知道他是怎么成为篮球高手的?”“不知道。”“你想知道吗?”“想!”“那我送你一本书。”我把书放在他手上。我看见他的眼里已经没有了刚进办公室时的惊恐,而是充满了惊喜。我们又约定在一个月之后,他要把姚明的成长之路告诉我。一个月后,符某没有失约,如期读完了这本书,在他告诉我一些关于姚明的故事的时候,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少年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对姚明的崇拜,也似乎看到他在阅读这本书时的喜悦。在这以后,我又送给他奥尼尔、艾弗森等人的传记,他都很高兴的接受了。一个学期后我发现符某慢慢喜欢阅读一些课外书了,包括当初的那本他认为的“垃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阅读的范围还很小,阅读速度还不算快,但这毕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尤其是语文成绩,已经可以达到七十分上下。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相信,只要符某继续阅读,继续快乐地阅读,继续在阅读中得到快乐,那他的人生之路就一定会柳暗花明、春意盎然。

     我很庆幸,没有在课堂上对他说那句话;可是,我又很后悔,后来还是在办公室说了伤害他的话。是的,阅读是有无数的好处,她可以穿越时空,揭晓迷离的过去,抵达遥远的未来,通向伟大的心灵。可是,当一个孩子还没有领悟到阅读的妙趣,无法体验阅读的快乐时,那么阅读只能成为他的“没意思”的负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变成小孩子就是要尊重小孩子,而尊重的基础就是理解: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用他们的大脑去思考,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世界。唯此,你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兴趣做钥匙,引领他们去感悟阅渎的无穷魅力。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