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3-1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任选一个完成即可):

    1.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2.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针对你校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践的方法,完成一篇问题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有新意、阐释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性。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邹琦     所属单位:竹坪乡中小     提交时间:2016-01-19    浏览数:0     

案例一: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的能力。

2.通过历史材料,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3.收集相关资料,写一篇游记,培养文字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

2.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教学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导入:2009年是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中国政府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阅兵活动,中国海上大阅兵说明了中国海防力量的强大。早在600多年前,就有一个叫郑和的人率领2万多人的船队来往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郑和,领略他七下西洋的壮举。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条件

读材料思考: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材料一:据说靖难之役后,惠帝并没有死,而是逃到海外,所以明成祖朱棣要派心腹去海外搜寻,以免惠帝威胁他的统治地位。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国力日趋强盛,史书记载他 “远慕唐宋宾服四夷之盛” ,势必想改变太祖以来的外交弱势,于是力求在外交上有一番大作为,在海外诸国树立华夏中国的崇高威望,从而达到万国来朝的盛况。郑和下西洋,就是明成祖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

发展海外贸易,换取海外珍宝   传播中华文化,教化异族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如果你处于郑和同时代,要想组建大型船队下西洋,需要具有哪些条件?

要点: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简单评述)在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明成祖时,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都很强盛,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同时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这些条件使郑和下西洋能够成为现实。

2、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介绍郑和下西洋盛况,请同学们说出从中你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明代把文莱以西的地方叫西洋。郑和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每次都由刘家港出发,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一直到1433年最后一次郑和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归纳历史知识

(1、时间:1405~1433年

(2、次数:七次

(3、西洋:明代把 文莱以西的地方叫西洋。

(4、出发地点:刘家港

(5、到达最远的地区: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7、远航目的:宣扬国威;西洋“取宝”

(8、条件: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3、郑和下西洋经过

展示郑和下西洋航线图,有移动的船只和曲线。概述郑和当年下西洋盛况。

4、 播放纪录片《郑和下西洋》片段,约2分钟。

(郑和远航创造了海上奇迹,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5、课件展示《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

思考:根据以上图表,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特点(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时间长 次数多 航程远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意义: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6、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师:郑和下西洋给亚非各国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有些国家一直保存着纪念郑和文物与古迹。(课件展示部分古迹。)

二、闭关自守

(1)“三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2)嘉靖27年(1548年),浙江巡抚朱纨上疏请行海禁。

(3)清廷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乾隆2年(1557年),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对外政策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积极发展对外交往到厉行海禁、闭关锁国,中国从自信开

放逐步走向了封闭保守。

(二)闭关政策:1、 什么是闭关?
2、 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3、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4、清朝的闭关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解析:

1、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读材料)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女王派特使马戛尔尼一行前往中国,提出扩大中英贸易的要求,遭到清朝政府的拒绝。在给英王的书信中写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执行了彻底的“闭关锁国”政策。 

 图片:英使在热河觐见乾隆皇帝

材料及图片说明了什么:

2、  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军入关后,一些抗清力量转入南洋一带,清政府担心这些人重新打回来。而这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经常进行海盗活动,甚至把炮艇开到中国沿海、内河,进行武装讹诈,这更使清政府忐忑不安,担心中国人民跟外界接触后会“滋扰生事”,威胁它的统治,故实行闭关政策。

阅读上述材料,找出: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闭关锁国的原因①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②清朝政府盲目自大.③为了巩固王朝统治,防止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

(2)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读第二段129小字内容)

限定通商口岸;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提高关税,抑制出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数据比较:闭关锁国的恶果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一千公斤;中国年产铁约二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为西方国家的船队所取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马戛尔尼:  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的

损失,那只需几艘三桅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有无积极作用?

闭关锁国能否真正御敌于国门之外?

读课本130:闭关锁国的影响。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我国历史上从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原因和过程。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开放式的对外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交流;闭关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两种不同的政策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共同完成以下线索)

      郑和下西洋(开放)——增进交流

      闭关锁国(保守)—— 逐渐落伍

600多年的沧桑巨变,到如今,郑和的名字依旧响亮,郑和的精神依然闪烁着光芒,激励着后人。让我们发扬郑和身上所体现出的奋发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地融入世界的潮流这中

 

案例二:

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识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进一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概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具体感知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初步掌握从历史图表中吸取历史信息的方法。能够根据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初步掌握归纳历史事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及影响中,认识如何正确对待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培养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使学生提高识图能力,并结合“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指出内迁各族情况。

教学过程:

22、北方的民族汇聚

导入: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历史上曾出现过匈奴、鲜卑、氐族、羌族等,在我们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中,还有没有匈奴、鲜卑、氐等民族?他们到哪里去了?今天我们来我们就学习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解释“汇聚”:汇集、聚集。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大迁移。即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同一时期,肥水之战后,北方再次分裂。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汉族政权,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大量进入中原,与汉族逐渐汇聚。首先学习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1 . P113 地图《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读图学史

(1)那时侯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学生回答)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我们称为——“五胡”。

(2)北方人口南迁是从黄河流域迁到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他们迁徙到哪儿?

看图:他们内迁之前生活在什么地区?(北方)

后来他们又迁移到什么地区呢?(黄河流域或中原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后和汉族杂居在起。 

(3)人口迁移是个非常艰辛的历程,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是因为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社会比较安定,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边疆少数民族为什么要内迁?(中原王朝的招抚或强制内迁)

游牧民族文化同中原汉族文化相比,哪一种更先进?如果你是少数民族,你愿意内迁吗?由此可见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后有利于他们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4)读图P114 《耕耙图》、《扬场图》这些少数民族在干什么?

内迁的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上与汉族差异很大,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出现了大量新的景象,

      1、匈奴贵族刘渊熟读儒家经典,精通《孙子兵法》

      2、少数民族开始农耕,定居的农业生活。

      3、洛阳的汉族官僚,争相使用胡床、方凳,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

      4、 北方汉人还以酪浆为饮料

      5、 汉族妇女正在制作蒸馍与烙饼,汉族贵族正在吃烧烤食品。

6、木兰的家庭已经汉化很深,她像其他汉族姑娘一样,常常坐在织机旁织布劳动。

7、民间也产生了象《敕勒歌》、《木兰诗》之类的不朽诗词。

少数民族读儒家经典,《孙子兵法》,开始农耕,同样,汉族人中也开始流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他们说明了什么?

各族人民经过长期交往,在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上都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民族大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小结: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

时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内迁的主要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    ----民族融合

方向:北方---- 黄河流域或中原地区

 

肥水之战后,北方再次分裂。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后来,北方有个少数民族政权再次统一了黄河流域。这就是历史上的北魏。

二、北魏的建立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教材,看谁的眼快,寻找信息:

建立时间:386年、

民族:鲜卑族、

都城:平城、

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439年       

三、魏孝文帝改革

统一黄河流域后,北魏统治者仍不敢高枕无忧,因为他们又遇到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是什么呢?

A、平城地理位置偏北,远离中原,不利于统治中原人民,较贫瘠,气候寒冷,经常发生水旱疾疫                              

B、民族融合,民族汇聚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可是,怎么控制众多的汉族人和一天天走向汉化的少数民族,巩固其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呢?

C、平城保守势力强(不利于接受汉族文化)  

D、平城粮食产量有限                              

                                             

启发:假若你是当时北魏的皇帝孝文帝,你怎样解决这些难题呢?(迁都洛阳,为加快民族融合,魏孝文帝实行了改革    )

          

探究:       魏孝文帝改革

时间

 

改革者

 

原因

 

目的

 

内容

 

 

意义

 

影响

 

内容:①迁都洛阳(洛阳在此之前曾是东汉西晋的都城,它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先听一个故事:孝文帝妙计迁都

孝文帝为了迁都真的是颇费一番心计,孝文帝妙计迁都体现了他的英明果断。 迁都后他又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                                                 

②实行汉化措施:穿汉服,学习汉语,改用汉姓,将姓氏拓拔改为元,提倡与汉人通婚         

历史意义:①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②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孝文帝的这些汉化措施都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本剧《改行》

洛阳繁华的大街上,两个鲜卑族人偶遇。

陆兄(作揖):哎呀,独孤兄,多日不见。走,我请你喝茶去,咱哥俩慢慢聊。

刘兄:哎,我不姓独孤了,我改姓刘了。

陆兄:我也改姓了,我现在姓陆。

刘兄(作揖):陆兄你好。看你丝绸锦绣,怎么还干养马这个老本行啊?

陆兄:咳,我们一家都改行了。皇帝叫咱向汉人学习,我就当了裁缝,学做汉人的服装。这不,孝文帝的龙袍也是我做的。我儿子当了木匠,专门制作胡床、胡椅,那些汉人原来席地而坐,现在有了椅子,可高兴了。我儿子天天忙不过来。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刘兄: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陆兄:原来刘兄连汉人的文言文都学得这么好,我自愧不如啊。对了,你现在还干老本行吗?

刘兄:我也不干了,现在做烧烤生意,已经开了三家连锁店了,汉人可喜欢吃我们民族的羊肉串了。我还收了汉人徒弟,鼓楼下面的“小曹烧烤”就是我教的。

陆兄:还汉人啊,现在哪还分什么民族啊!我家隔壁有个匈奴人,一直说自己是汉人呢。

两人(互相望望,会心一笑)一齐说:是啊,我们都是汉人了。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他们还能完全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吗?我们的56个民族中还有匈奴、鲜卑、羯、氐、羌这几个民族吗?(只剩羌族)他们到哪里去了?被汉化,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你觉得应怎样评价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知识拓展:

1、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1、语言 汉语的普及,很多少数民族都会说汉语。

2、风俗习惯 普天同庆中国年。

3、地区交流 杂居,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杂居在一起。

4、食品 我们日常去超市购买的食品中,有好多就具有民族特色的如清真食品等。

5、通婚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很普遍。

6、思想文化 象我们现在好多的歌曲中都融入了民族特色。

7、少数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还有食物,

2、议一议:

学习历史,贵在借鉴历史,孝文帝的改革距离我们现在已一千五百多年了,大家想想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国今天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富兴有什么借鉴的地方?(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则必须要改革。”各民族要想进步,就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中华民族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不能封闭自己,而应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课堂小结

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社会进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练习:

一、选择:

1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 .逃避战乱                 B. 加强对鲜卑族控制

C .采用汉姓                    D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 .有一位皇帝,主动把自己的姓氏由拓拔改为元,你能推断出他是:

A .忽必烈      B .孝文帝    C .铁木真       D .单于

3 .北魏时期,少数民族从事农耕,“胡床”、“胡服”等融入中原,

说明孝文帝改革(   )

A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B. 使少数民族同汉族逐渐融合

C .阻碍了少数民族发展         D.

二、材料阅读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什么?)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目的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迁都洛阳。穿汉服、用汉姓、与汉人通婚。

(3)请对“魏主”作一简要评价。(4分)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民族

大融合,推动了社会进步。(2分)

(4)魏主改革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2分)

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我们要善于改革,勇于创新;我们在学习其他民族或国家先进文化时不应抹杀本民族本国家的特性等。(2分,合理即可)。

 

2. 你认为新课程背景下预设与传统教学预设有哪些主要区别?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就对立而言,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容易被课前细致的预设所束缚,变成机械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本文就如何有效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作理论上探索和实践的研究。
课堂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成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思与思的碰撞中、情与情的感应中滋生出来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经常看到两种教学失衡的现象:一是教师过于重视预设而忽视生成,在课堂中完全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预定任务,排斥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了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其中。教师的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缺乏,学生的学习缺乏对探求未知的好奇心和刺激,师生的生命活力受到阻碍和压抑。或者面对课堂上纷至沓来的生成却又束手无策,缺少教育机智,以致在丰富的生成变化中迷失了方向而无可奈何地又把学生硬拉回预设。这种教学的特点是千篇一律、程式化,往往教师一张口,学生就知下一步,似乎永远处于重复昨天的故事之中,学生思维没有活跃起来,表现出消极的学习心态。二是有的教师一味追求生成,没有预设而随意设问,“脚踏西瓜皮,滑到那里算那里”,“生成”出许多离题万里、毫无必要的“麻烦”,导致了教学的“停顿”、“尴尬”和失控,最终影响了教学的生成。
    面对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以理性的建设性的姿态来审视它。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该走出上述两种误区,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好教学关系。生成教学固然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他们的思维,但不能盲目追求生成。对生成有时要作缩小的处理,有必要回头望望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生成作必要的点化,才能实现生成与预设的平衡。以下是我对如何在教学中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认识:
预设表现在课前, 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 从这个角度说, 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 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 预设表现在课堂上, 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 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预设表现在结果上, 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 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预设是必要的,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 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生成既表现在课前,又表现在课堂上,还表现在结果上。生成表现在课前, 指的是教师的“空白”意识, 给教学活动留下拓展、发挥的时空; 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 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 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 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 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生成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 但是, 强调生成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 预设与生成究竟是什么样关系? 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我。我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学生们在课堂上比较积极、活跃,对所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而有的问题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一定差距但又很有意义,如果大家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但是会占用大半节课时间而使得本节课目标达不到。
我认为,教师上课之前是应该做充分的准备,把课堂的各个环节都设计好,把课堂上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都预想好,这和生成并不起冲突,有什么样的预设就有什么样的生成,我们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 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 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在一些课堂中,如果有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我们也千万不要回避,因为正是这种问题可以加强我们师生间的互动,使我们共同成长,这样同样可以达到整个科学教育的大目标。有一位老师在给学生讲《昆虫》这一课时,中途教室飞进了一只小蝴蝶,学生都对蝴蝶很感兴趣,都在谈论这只蝴蝶,于是老师就让学生认真观察这只蝴蝶,从这只蝴蝶身上认识昆虫。这堂课中的生成被老师利用的这么好,她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尊重了学生有意义的选择,真正把学生当成有思想的人。及时挖掘和捕捉学生的智慧。
    事实上,中学物理教学中对预设与生成的正确把握是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行为技艺和自我教学思想理论的提升过程。预设和生成都需要以“思想”打底子,用“智慧”撑门面。“只有有了认识的深度,才会有行为的高度。”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富的物理学史支撑起物理教师的悟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物理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资源支撑起物理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神性。在预设与生成面前,如果没有对“思想”与“智慧”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我们就不可能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

3. 反思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生成误区。

误区一: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角色,淡化教师的指导作用。例如,在讲授《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时,有位老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表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把话筒从一个小组递到另一个小组,就像一个置身于世外的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如果教师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恰当精到的分析和评价,就增加了这节历史课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误区二:过分强调个别学生的主体角色,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参与。中国哲人说过: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在探究式的历史课堂上,由于问题设置过多过难,偏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少部分学生在参与活动,一个五十人的班级,活动的只有十几位,大部分无所事事,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的模样。这样压抑了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探究式教学应该是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              

误区三:过分强调形式的华美,忽视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探究式的历史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漫无过际,过多过滥,而且很多和教学内容根本无关,掩盖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有老师在讲鸦片战争的过程中,一味的讲还珠格格,又扯上慈禧太后,完全脱离教材,信马由缰,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不知所云。这样的做法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反而把学生的思路搞乱。

  误区四:,随意性较大,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出的问题不能切合主题,设计的问题不能有效的激活学生的亲身体验,没有新颖性,启发性,设计的问题没有阶梯性。应该是遵循先有认知,理解应用这三个层次来设计问题,照顾到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误区四:小组讨论过分随便,没有体现出小组讨论的价值,小组讨论的成员随意性强,临时性强,小组讨论要求随意,小组讨论深度不够,时间二三分钟,讨论的话题缺乏思维深度和强度,讨论的切入不适当。有时,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先进行阅读和思考,就马上开始讨论,因此这种讨论体现不了讨论的价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是客观的,不容回避。

4. 你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摘要]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与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只有正确认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前精心预设催化动态生成,加强课后反思与经验总结,才能形成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技巧,以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但在课堂中却存在着两种相反的现象,一种是为了更好的完成预设的教学目的,或过分的讲究课堂的完整性。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原本这些正是把握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维碰撞的契机,然而,因为这些问题或“离题太远”,或“节外生枝”,不在教师的预设计划之列,于是有的教师要么熟视无睹,有意回避,或匆匆或强形将课堂的走向拉回“主题”,要么束手无策。  

另一种则一味地追求生成的结果却简单地、机械地解读了“生成”,从而将“预设”完全摒弃。误解了生成性课堂,认为生成就不能预设,课堂教学应让教围着学转,一切跟着学生走,学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学生想怎样学就怎样学。在课堂上处处小心谨慎,无论学生说得有无道理,都不敢触及一个“不”字,从而连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课堂中学生变成了散沙一团,课堂纪律松懈,影响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笔者根据实践探讨,对科学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策略,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容易导致“剧本化”的行动,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生成,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无效的预设,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学生的发展同样都具有价值,而不是承认一种就否定另一种。

(一) 教学是预设也是生成的过程。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某个预设性的结论的获得不再是唯一的目标,学习者自己的探索、思考与体验过程越来越成为学习的关注点。因此,教学过程应由对教师精心设计并严格控制的文本的演绎过程转变为由学生与教师共同直面问题、共同探索和发现、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既不是完全由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更改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学生无目的的、随意的、自发的、无限发散的生成过程,而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静态与动态的矛盾统一体,这样一个过程既包括事先对教学过程的精心准备和预设,同时更是对教学过程的真实进行状态密切关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状态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经历对话、沟通和合作,产生相互影响,以动态生成方式推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过程。  

(二) 预设与生成具有同等的价值。教师既要设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激励作用的、愉悦的课程经验,也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日常生活和常规中的偶然、非预设的机会和经验;既让学生参加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也让学生有机会投入与学习环境、资源交互作用的自发活动之中。同时我们不仅要注重教师的预设活动,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也要关注我们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更要让学生获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在“预设”和“生成”中都能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三) 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充分的预设、开放的预设,创造性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而有价值的生成。预设与生成具有在教育过程中可以转化的特点。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生成,生成则是无的之失,无源之水。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无效的预设。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拥有了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拥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动.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

二、精心预设,催化课堂生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同时,真正的新课程又不排斥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教师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叶澜语)的。

(一) 精心预设,为生成启航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预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教学要素的方方面面。《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可见,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

1. 准确把握教材  不可否认,教材是“大纲”或“标准”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所有的教师和学生编写的,因而它不一定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学和所有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进行改编或重组。如:浙教版老教材第五册钢铁锈蚀和防锈这一内容,以往教学大纲的要求只作介绍性的知识,对锈蚀原因探究的实验只要求教师提前准备好在课堂中演示即可。而在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当今社会强烈提倡节约能源、材料的背景下,这一内容无不是对学生进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及对学生进行树立节约用料意识的好机会。因而我大胆的对教材进行改编与重组,改为一次学生主动探究的实验课,并将这一内容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课题。这样处理,既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也为课堂的精彩生成打下了基础。

2. 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是我们教师预设的起点,是生成的重要依据。而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必然影响着活动的展开和教学的进程。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如在教学七年级新课程“观察蜗牛内容时,在教学设计时因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及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特点,再结合蜗牛这一材料的特殊性,教师因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并对学生提出的可能性问题做多方准备。这样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3.有效开发资源  资源是预设的基础,是生成的支持性条件。动态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个正确或错误的回答,都能成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但这种开发和利用又依赖于原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一方面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筛选,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上网搜索、图书阅览、调查采访等)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如在组织学生探究“钢铁的锈蚀与防锈”时,先让学生课前通过多种渠道去调查钢铁器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容易生锈?以及人们通常是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锈的活动。让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为课堂中学生提出猜想及方案的设计做准备。又如,在学习“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笔、橡皮筋、铅笔盒、书等多种物体去探究“怎样才能让它们发出声音?我们又是如何听到这些声音的?”这一知识,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让学生通过活动去发现、去构建、去体验。课堂实践表明,来自学生身边的实践材料不仅仅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 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为动态生成导航护航。

1. 选择预设,灵活生成  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这为教学实施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探究钢铁锈蚀原因的教学中学生提出猜想时,除了水分、空气等因素外,还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与金属表面是否有食盐这种咸物质有关。虽然预设中只对水分、空气两因素的探究,但学生提出的这一猜想有道理也有创意,且学生积极性高,实验条件也允许,这正是利用资源提高学生探究欲望的好机会,因而我积极利用这一非预设的因素让学生进行探究,结果学生兴致很高,目标达成明显。学生在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的同时并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成功地建构了知识意义,还潜移默化地掌握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假设——形成结论——”,真正落实了“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2. 整合预设,机智生成  为了使教学尽可能完美,课前教师需要从多维度预设教学过程。例如:教学目标如何具体化?各维度和各层次目标如何随着教学进程逐一达成?教学内容怎样呈现?教学流程如何设计?运用哪些教学方法?等等。课前教师的思维主要表现为分析性。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直面真实的教学,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这时,教师的思维更多地表现为整合性。以“伏安法测灯泡功率”的这一实验课为例,实验中学生经常会碰到由于操作错误和各仪器接线柱松弛的原因造成多种实验现象。如:灯泡不亮、伏特表有示数而安培表无示数;或灯泡不亮可安培表有微小示数而伏特表却无示数等现象,这时学生往往会马上举手向老师求助,而缺乏自己自主去探究的习惯与能力。同时我发现这些现象都是电路故障的普遍性问题,于是我在不影响原预设目标的同时,要求各组当堂记下自己组的故障,并将其作为一大课题引导学生小组课后去分析、解决,通过各组的交流完成这一电学中的故障解决这一课题。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兴趣,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与科学素养。通过质疑和交流,使动态生成的资源达到共享的效果。原本机械的教学预设在师生的共同创造中变得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3.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教学设计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提供了保障。但如果教师视教案为法,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有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的教学理念,更难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以一次初三试卷分析课为例,课前预设课堂主要分析几个典型错题,但课刚开始就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题:电动机是根据什么原理而制作的? A、电磁感应现象  B、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C、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电流的热效应    在分析这一题时有很多同学反映这几种现象很容易混淆,并强烈需要探究它们的关系。此时,我果断地放弃了预设以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专门针对电和磁的联系这一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书本内容进行归纳、对比理解知识点,另要求各组通过手头资料找两个相关练习进行提高应用,然后通过各组间进行交流、讨论与资源共享。结果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些“阅读”、“归纳”、“对比”中的“发现”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也使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电与磁的联系”这一难点也就很顺利的解决了。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电与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懂得了遇到类似的问题今后该如何处理的方法?虽然课前预设的因时间关系未能进行,但我坚信,这样的“放弃”比“保留”价值更高。

三、加强课后反思,形成预设与生成的课堂教学艺术

国外许多研究表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认为一个教师如果不经常反思,他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水平上。在新课程全面铺开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问题,教师要及时反思——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和自我调节性的思考,通过思考,发现并清晰地表征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并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科学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中,教学反思应注意以下三个“着眼点”。

 (一)  反思因预设而生成的“成功点”

一堂课结束后,教师总会觉得有些地方上比较顺手,达到了预期效果,引起师生共鸣。教学要及时把这些成功点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反思:“预设”是怎样“生成”的?它体现了哪些新理念?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思考:①预设的目标是怎样得到落实的?②如何恰当处理预设内容的?③采取了什么手段使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④哪个环节的教学效率最高?为什么?⑤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⑥在灵活调控课堂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等等。

(二)反思有预设而未生成的“失误点”

尽管教师在预设时力求准确完善,但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使得教师难以真正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如果引导不得法,就会出现“预设未生成”而走向“强行灌输”的尴尬局面。当教学出现失误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反思:①预设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基础?②预设内容的安排是否妥当?③教学重点为什么不突出?④教法与学法的选用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⑤学生为什么缺乏兴趣或启而不发?⑥实际教学是否死扣教案、缺乏灵活性?⑦“主体”与“主导”是否辨证统一了———对以上问题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寻找原因,采取对策。

(三) 反思非预设而生成“创意点”

   由于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而对这些预设之外的内容,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突破原先预设的框框,捕捉临时生成资源中的有意成分,即使调整教学,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非预设生成”(事先没预设,却有效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课后对这些师生之间的智慧闪光点进行深刻反思,寻找隐含在背后的理论依据,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以使今后面临“意料之外”时 ,能够从容不迫的应对,尽可能取得“非预设生成”的良好结果。

总之,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和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预设才能富有成效。同时,也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认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加精彩。这样的教学才是一门名副其实的艺术,这样的对话才会充满人性的光辉,这样的课堂才能出现不曾预料的精彩。

5. 谈谈学习本主题(可以针对整个主题或其中的一个问题)的体会、收获以及意见。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师生在与教育情景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预设与生成

          从“预设”到“生成”是课堂教学理念的嬗变与超越。“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师生在与教育情景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 的。

    一 、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一堂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应该以课堂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辨证统一为一体。一方面,通过预先的设计来突出教学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学特性,另一方面,通过课堂的动态生成,促使教师在预设方案的实施中关注变化的学生,使教学充满学生成长的生命气息。这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这是教育的理想,也是理想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理念在嬗变中对传统的超越。

       1.教学过程必须有预设,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进程、方法的预设。

    2.预设,为了生成的有效,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

   策略

         1.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需要学生积极的主观倾向性,需要学生经验、思考、灵感,兴趣的充分投入。

    2 .预设是空间型的,应该有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既有胸有成竹的从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才会使课堂的生成成为可能。

     二 、 生成性资料的即时利用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也很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受教学活动计划即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被定格在教案中,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炼。动态生成的课堂使教师能根据学生  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的预设方案,适应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以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日常生活乃至与社会、世界的联系,让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广播电视、网络等素材资源进入课堂的教学流程,使生成的资源与教材资源有机融合。

    1.“传授知识”向“促进学习”转变

    2.“教案剧”向“创造剧”转变

    三 、 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展现教学的真实性。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对课堂中的生动场景加以利用。

   1 .备课

     根据便于操作、注重实效的原则。

   2 .重视专业发展

     一个缺乏基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教师,既“预设”不好也“生成”不好。具备跨学科知识,做复合型人才。

   3.引导实践反思

     强调在实践基础上充分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积累经验。

   4 .培育教育机智

     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细心的技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