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1-1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任选一个完成即可):

    1.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2.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针对你校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践的方法,完成一篇问题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有新意、阐释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性。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樊志刚     提交时间:2016-01-06    浏览数:0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

    (一)案例:《9加几》问题情境的创设:

     师:春节就快到了,张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游乐场玩。(话音刚落,教师随即播放出幻灯片)小朋友们,快来看,她们已经到了游乐场!从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啊?学生听后教师的提问,都认真地观察屏幕上的主题图,大家踊跃地举手发言,在学生的诸多回答中,有这样新奇的回答:

     生1:我发现游乐场里有许多树。

     生2:我发现了有一位女同学在往卖气球的阿姨那跑,我想她可能是要买些漂亮的气球吧。

     生3(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贝,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图的右下角有几条白,我想是草地里有毛毛虫吧?

     针对上述这三种回答,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即时的评价,因为学生这样的回答,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

     (二)反思:

      1、 该案例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很新颖,但其所提的问题不明确且过于宽泛,使学生摸不到头脑,正是因为这样宽泛的一问,使得她把学生思维引入到了广阔的背景之中。这时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在这样宽泛的问题情境中,思维迁移起到了作用,他们会把自己所看到不确定的事物进行大胆想象。整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只注重了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并没有认真考虑。所以造成了在这个问题情境中,产生那么多与数学无关的回答,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离题万里。虽然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积极发言,看起来很热闹,但却达不到教学目标。

    2、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因为问题可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产生不满足感。所以说,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的动力。然而,一些教师仅仅为了追求“时髦”,不顾学生的感受,课前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还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导致教师形成新的错误的数学教学观念。陈祥文在《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中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定的新颖性,灵活的技巧性,明确的目的性,适度的障碍性。

二、提出问题的学习案例:

      (一)案例一

      在学习《圆的认识》时,

      教师演示“小狗和小熊推车比赛”图,让学生猜一猜,谁的车子让人感到舒服?

      生1:当然是小狗的,因为它的推车轮子是圆的。

      生2:小熊的推车的轮子是方的,人坐上去会觉得很颠簸,不舒服。

      产生问题: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圆形到底具备了哪些特征?

   (二)案例二

     师:老师这件衣服漂亮吗?

     生(齐说):漂亮!

     师:对于这件衣服,你想说什么?

     生1:老师,你这件衣服是哪儿买的?

     生2: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

     生3:这件衣服是哪儿生产的?什么牌子?

    (三)反思:

     1、在案例一中,以“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圆形到底具备了哪些特征?”来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可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不仅为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还激发了学生探究圆的特征的积极性。

     2、案例二老师浮浅的问题,使学生不用思考脱口而出就能回答,不能引起学生们积极思考。这样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虽然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看起来很热闹,但却达不到教学目标。

     3、我们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要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并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三、解决问题中的案例:分桃子—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三年级上册)

     (一)案例A:

     1、呈现例题:计算48÷4

     2、学生自主活动: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并交流结果

     3、结合直观操作的过程及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口算。

     4、结合口算过程,教师讲授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二)案例B:

     1、呈现例题:计算48÷4

     2、教师提问:这个问题如果要你用笔算,你会怎样算?

     3、学生自主活动。(几分钟后,还没有学生找到基本方法)

     4、教师并没有介入,而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几分钟后,还没有学生找到基本方法)

     5、教师不得不自己讲授基本的计算方法。

    (三)认识分数的学习案例

      1、创设情境后,提出问题:怎样表示一半?

      2、学生折、剪。(用直观的方式表述)

      3、画直观图。(用半直观半抽象的图形语言表述)

      4、教师引导学生从感性经验中创生数学符号。(用数学符号这种抽象的方式表述)

      怎样用数来表示一半?

     (1)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生创生出不同的数学符号)

     (2)师小结:同学们创造了这么多的表示方法,大家的创造都有道理。为了便于交流,我们统一表示成   ,板书分数符号。

    (四)反思:

      1、案例B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小组讨论都是缺乏引导的。对于除法的笔算,从形式上分析,与加减乘三种运算的笔算过程有很大不同,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过课本,一般不会想到,原有的加减乘三种运算的笔算经验只会带来负迁移。对于一种全新的知识,由于教师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或讲授,所以学生碰到困难是很自然的。

      2、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二分之一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个性化再创造的过程,逐步组织操作,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积聚感性经验,凭借直观操作和图形展开思维,形成的认识成为后续学生的“生长点”。当让学生自主创生新的表示方法时,学生都能有意义地进行个性化的符号表示,水到渠成地进行抽象思维,再在教师的引领下有意义地建构起抽象的分数二分之一。

      3、教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解决课堂学习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既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的正确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4、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这个过程是学生从已有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结论的过程。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应遵循认知规律,引领学生展开“具体→半具体半抽象→抽象”的概括式学习过程,经历“经验→模型→符号”的数学化的过程。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