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1. 作业标题:作业二截止时间:2016-01-18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任选一个完成即可):

    1.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2.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针对你校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践的方法,完成一篇问题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有新意、阐释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性。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老师们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完成提交,否则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二

提交者:万春     提交时间:2015-11-15    浏览数:0     

六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根据学校工作需要,从本学期开始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

一、学习情况:

 (1)学生情况:本班男女生人数均衡,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学生总体反映出纯朴、可爱、调皮的性格。其中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但分析能力却不及男生。

 (2)学生成绩:由于留守儿童比例较大,课外学习几乎无人督促,而小学生又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依然存在,及格率很难突破80%。

 (3)学习习惯: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比较喜欢上语文课,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二、今后采取措施:

 1、 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从行为语文做起,再到怎样学习语文,后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3、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4、加强应用题教学,特是注重引导学会分析方法,尽量避免程式化练习,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与生活实际与已有经验相联系的知识素材,多创设分析应用题、解答应用题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感悟学以致用语文无处不在的魅力。

 5、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对优良学生,鼓励他们还要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要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不光是为了考试分数高,更主要的是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鼓励优秀学生积极创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做学习上的小老师。

 6、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双基训练,落实必须到位,使每位学生能学到最基本的数学,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教师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照与帮助,经常到学生中间去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课后辅导,帮助解决掌握知识的难点、重点,并对其降低难度要求。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将为他们提供施展自我的平台,成立一帮一温心辅导站,从而避免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发生。

 7、做好家长、学校、学生三方面的联系,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得到家长和学校的支持。

 8、开展学习反思活动,要求学生对课本的每一知识点或每一单元学习要有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效反思,并能在同学之间交流。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