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分享

发布者:屈卫华     所属单位:新建县西山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11    浏览数:0

美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很久以来,由于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美术教育的定位偏离,美术教育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它的教育价值。

此次以课程标准代替以往的教学大纲,不仅仅是简单的词语置换,而是: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让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改指令性建议性

原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体系都是采用罗列知识点的形式,针对知识点还有较为具体严格的规定,涉及到“必须学”“何时学”,具有较强的限制性。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则将素质教育作为前提,在“内容标准”中没有规定具体的知识点,没有制定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更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而只是对实施过程提出了若干具有导向性的标准,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活动建议供教师选择,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明确了美术新课标的“人文性质”

纵观美术教材,基本是以造型训练为主,以提高绘画能力为教学目的,这早已成为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忽视了美术在人成长过程中的正常位置,而将美术教育过分学科化、科学化,过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一致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只能称作是单纯的技术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识的。

新课标在前言中就明确了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新课标中人文性的确立,是对美术学科特点的一个重要认识,是对美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学目标的反思,它将使我们改变以往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为美术教育明确了方向。

为了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新课标将为学科知识溶于人文主题之中,在每个学习领域中都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作品的选择,文字的阐述以及思考题的设置都作了精心的安排,点点滴滴都渗透浓郁的人文精神,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

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的活动之一,既针对人的理性,又针对人的情感,决不能以统一的审美标准来代替学生的认识、体验和情感;用千篇一律的规律去扼杀学生探究的愿望,应努力引导学生自己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激发起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力求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呈现个人的情感倾向,开发学生的视觉创造潜能。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这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中,学生在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的同时,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以此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美术是人类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的美术课被作为图画课,过于狭隘,限制了学生对美术多样性的认识和感受,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19世纪杜威就曾向这种陈旧的教育模式提出挑战,提出美术教育应关注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与个人生活、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面队教育的发的发展方向,新课标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改变以往以学科知识划分课业的形式,而从学习方式入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领域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需要,融美术的各个学习领域为一体,同时与其他学科相综合,设计出一系列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体验空间。

 “综合、探索”领域是围绕人的发展目标确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力求在丰富多彩的时间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开发创造潜能,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开发性、自主性和自我实践性,它的课程内容不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以学生为主,由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探索新知识的过程。结合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将会大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融入社会,增强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四、评价方式的改变

课程评价是根据某种标准,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及其结果等进行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更多则倾向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来反映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培养目标。

当前美术课程的基础教育评价由于方向的偏差,使得课程评价进行强调要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于注重检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内容过于侧重书本知识,过于强调共性,过于关注结果,从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由于新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从检查、反馈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转变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对知识的探究,即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和方法,评价不在仅仅为了要甄别与选拔,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评定的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种全新评价理念的指向下,新的课程标准从以往评价学生学到什么,而转变为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个性与情感等几个方面。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赋予了教师更大的操作空间,同时指导教师从人文角度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生消除了胆怯,人人参与其中,真正体现了美术教育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