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政治课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布者:邹丹秋     所属单位:恒湖中学     发布时间:2016-01-07    浏览数: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是我们民族兴旺、国家发达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课必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我根据自己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认识。

    一、更新教学观念,坚持科学的教学导向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我讲的对不对、详不详”为导向,备课、讲课的过程主要考虑“我怎么讲”,由此产生了“注入式”、“标准化”的教学模式:课上,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抄条条;课下,教师设下漫漫题海、重重考山,学生则忙于画勾打叉。这种状况抑制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尤其是抑制了创造力的开发。

    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广大政治课教师必须明确,思想政治课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是什么?应当是对真、善、美的信念和追求,是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是收集处理信息群的能力等。惟有以此作为教学导向,在实践中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真正上好政治课。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应在科学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将各个教学环节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主角转向现在的以学生为主角。例如,在备课方面,要一改以往的单纯备知识,转向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但要更加深刻、全面,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征、认知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设计课堂教学,选择教学方法。这种备课方式,能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深挖课堂潜力,实现教学创新,探索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型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教育体制的另起炉灶,而是要求我们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实现。具体方法有: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思维空间,展示思维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的同步结合,展示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我们坚信,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人们传统上对政治课带有贬义评价的称谓——“说教”,将会从政治课中永远消失。例如,老师在制作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课件,可借助屏幕上动画展示的树根、树干、树叶之间的关系以及树的成长过程,分析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此为基础扩展视野,借助小树的成长与阳光、雨露等外部环境的关系,分析一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进而由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联系扩展到地球同其他星球乃至茫茫宇宙的紧密联系。优美的电脑动画,悠扬的音乐,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讲解,使教学过程迅速完成了抽象理论的形象化,并在形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再抽象。学生的思维与视觉相伴,从对一棵小树的具体认识开始不断扩展,引发出对茫茫宇宙的无限遐想。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的观点,就这样被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思维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思维的乐趣被学生充分体验,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精心制作的课件及其合理利用,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把生活体验带进课堂,把所学理论引入生活,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完全也有条件把生活体验带进课堂,把所学理论引入生活,使学生把生活体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

指导生活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轻视知识的创造性运用,从而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泯灭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严重阻碍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思想觉悟的进程。政治老师可采用模拟生活的方式,通过课堂活动,为学生搭建理论与实际相沟通的桥梁,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使他们在生活中体验理论魅力和精神魅力。例如,“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一内容知识难度大,理论地位重要,涉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实践性强。为了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的有机统一,教师可结合我国90年代以来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课堂上画出“近年我国的物价走势”动态图表,引导学生以物价情况为起点展开思考,提出:“如果你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怎么办?”“现在,你就是工商局长!”“你是税务局长!”……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括,把生活体验带进课堂,并以此为基础大胆创新。这时,学生根据角色要求,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参与意识、创造热情空前高涨。教师对学生的发言适时引导、点拨,指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为国为民探寻发展良策。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但掌握了宏观调控的具体知识,加深了对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而且进发出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和实践的热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均有提高。

    我体会到,指导学生把生活体验带进课堂,把所学理论引入生活,是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这一方式能使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感悟理论的无穷魅力,其所达到的教育效果是任何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

    3.以情感激发情感,展现情感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政治课因其概念难理解,知识量大,思想性、理论性强,更需要情感参与。然而,“缺情”是政治课件教学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是制约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它使政治课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或“知识记忆”的层次而完全背离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的宗旨,脱离了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为此,改进教育方法,务必强调在提高科学性的同时重视情感因素的开发,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这一内容理论性抽象性强,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重视对情感因素的挖掘,就可以把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在教学创意上,老师可把科学性和艺术性很好地统一起来,以容易感染学生情绪的环境问题作为课堂主线索之一,通过制作精美的课件,把哲学理论艺术性地融入现实生活。学生的情绪随着教学进展而起伏,时而热情高涨,雄心勃发;时而义愤填膺,跃跃欲试;时而又恨自己知识贫乏,心有余而力不足,决心发愤图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伐木英雄”马永顺》的录像资料,把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大屏幕上,脸上写满岁月沧桑的马老英雄坐在一棵树桩上,背景是满山坡刚刚种下的小树苗。老人对我们诉说着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心灵的忏悔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过去呀,我是一个伐木英雄。那时候,这山是绿的,水是甜的,林子里的鹿啊、狍子啊可多了!小鸟在这里唱歌!后来,树砍了,山秃了,水没了,鹿啊、狍子啊都不见了,小鸟也没有家了。我心里难过啊!现在,我退休了,带着全家来栽树.我是来还债的!……我希望有一天,这山又绿了,水又变甜了,小鸟又回来唱歌了!”这浓浓的情意、感人泪下的场景,全体学生内心无不受到震撼!我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关于因果联系的具体知识,而且充分体验了情感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完善自我的创造性思考,提高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珍惜生存空间的思想觉悟,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觉悟提高的有机统一。

    三、巧妙收尾,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其活动向社会实践延伸

    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是实践。学生也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体会到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的无穷魅力,保持常盛不衰的创造精神。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轻视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抑制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意识和实践要求。我认为,政治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务必开放社会实践大课堂,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统一。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仍然在于课堂教学,特别在于妙趣横生的课堂收尾及布置作业艺术。对此我也做了尝试。在一次政治课教学中,我曾引用了调查赵州雪梨市场的录像材料,快下课的时候,播放了关于产品积压的画面并配以画外音:“我们的一些干部和群众至今还不具备搏击市场经济的成熟心态,为此,他们已经遭受了巨大打击。按以往经验,5月份将是雪梨销售的最后一次机会,在这短短二三十天的时间里,如果积压的上亿公斤雪梨卖不出,赵县农民将蒙受更大的损失。”学生无不为雪梨大量积压、白白烂掉的情景深感惋惜。此刻,我适时收尾并布置作业:“怎么办?赵县梨农需要国家的帮助,也需要你的帮助!今天的任务是:想一想,试一试,怎样帮助赵县梨农减少经济损失……”这种收尾方式既能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理论观点,又点燃了他们希望到实践中一试身手、进行创造的热情,使教育教学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继续延伸。

    教师布置作业可要求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追踪观察,或者关注时政进行新闻分析,或者对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调查等,其共同点就是鼓励学生投身实践,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从而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功效。

    综上所述,只要广大政治课教师适应时代要求,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并创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及社会教育新模式,思想政治课必将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做出更大贡献!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