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

发布者:桂晓俊     所属单位: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杭桥小学     发布时间:2015-11-03    浏览数:0



观察日记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



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杭桥小学  桂晓俊



一、介绍教材及设计理念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语文园地二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在如诗如画的秋天里,我决定让学生走进秋天,走近树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累素材。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等习作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写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想象、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树叶”等那些“我”独有东西。作文教学应为人而文,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焕发学生的灵性,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二、习作要求。



一叶知秋,“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天的树叶换上了新的色彩。让学生由父母陪伴,到野外去观察植物叶子的颜色和形状,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把它们带回学校和大家一起观察、交流,然后围绕“秋天的树叶”,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三、课前准备。



1、学生观察树叶,搜集自己喜爱的各种植物的落叶。



2、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树叶颜色变化的原因及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等。



3、教师准备课件:秋天的景色图片,秋天的树叶的特写镜头等。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张扬学生个性。



五、教学过程。



(一)在回味中亲近。



1、唤醒回忆。



(1)教师描述:前些天,同学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秋天气息,特别是与秋天的树叶进行了亲密的接触,那么,你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



(2)老师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与学生真诚交流。



(3)古代诗人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



(4)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播放课件:



橺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 陶渊明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 李白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 王维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 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 杜牧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 王昌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 刘禹锡



(5)老师:是啊!古人对秋天的树叶既有“橺庭多落叶”的感慨,又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喜爱。看来,秋叶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边出示课件边朗诵:



写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蕭蕭雨。



写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写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写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精彩回放。



展示课件:体会秋雨秋夜秋色秋声中的叶,(可以加话外音),展示秋色红遍山野的景色,加入秋天树叶的特写镜头。(从整体到局部,由漫山遍野到一棵树,到一片叶。)



3、展示分享。展示大家搜集到的树叶,及由树叶制成的书签,绘成的“树叶画”。



4、小结。“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树叶把秋天装扮得如诗如画,现在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叶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美。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流,谈对秋天树叶的印象,意在勾起学生的回忆,和着那一曲《秋日的私语》,学生不知不觉又一次走进秋的天地,走近秋天的叶子,流连其间。学生把搜集的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展示出来,营造出浓浓的诗的意境,与秋天的树叶的神韵相契合。课件展示及学生搜集的叶子的展示,进一步使学生亲近树叶。学生只有情意萌动时才有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在作文指导时努力通过创设情境撩拨学生情感,激起学生习作激情,产生“我要写”的愿望。)



(二)在发现中体验。



1、教师引导:所谓观察,就是要仔细察看。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一片秋叶呢?(板书:颜色、形状、姿态……)



2、指导观察。



1)观叶色。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纷呈。)如果是黄色的,是金黄、橘黄,还是绿中泛黄?即便是松柏等四季常青的树叶,只要细心地去观察,也会发现它们有细微的变化。(2)辨叶形。秋天的树叶是什么形状,叶脉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树叶形状不一,但都精致奇丽。(3)摸叶片。在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摸摸叶片,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进一步感知秋天树叶的特点。(4)嗅叶味。观察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鼻子凑近叶片嗅一嗅,感受叶子透出的秋的味道。



3、启发回忆。(1)我们刚刚观察的是一片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满山的树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指导学生习作时可以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既写单片的树叶,又写整体的树叶。)



2)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风中的树叶是怎样的姿态呢?(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在枝头颤抖的树叶,在空中飘舞的树叶,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提示学生还可以写写雨中的秋叶等等。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一定会发现秋叶的不同特点,发现秋叶的细微差别,就会有一份收获,有一份惊喜,笔下的秋叶一定会栩栩如生。



(设计意图:观察力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指导学生观察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叶色,辨叶形,摸叶片,嗅叶味。从观察一片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及至漫山遍野的树叶。指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秋叶,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语句是可以模仿的,但活生生的体验是无法用文字来克隆的。这一教程要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看、闻、摸,静静地想,细细地品,分享发现,分享体验,分享快乐。)



(三)在想象中张扬。



1、再展示课件。看到这些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你联想到什么呢?请你把联想到的写在搜集的树叶上,或写在准备好的各种树叶形状的纸片上。



2、集体交流。请学生读写在叶子或叶形纸上的句子,师及时点拨,对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和富有个性的想象,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3、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把句子写在颜色各异的树叶上。例:



一片秋叶就是一首诗,几声虫鸣就是一曲歌。



秋天停在一片树叶上面……



飘飞的树叶是风的语言。



一阵阵秋风使树叶变成黄金一般的玫瑰。



风走后不久,那片片树叶的脸红了。



大树是撑开的伞,现在叶子落了,是伞漏了吗?



秋意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风掠过山谷离开。



5、小结。生动的想象有一种魅力,就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读后常常令人长久难忘。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也能产生无穷的美感与诗意。



(设计意图:秋天的树叶是有灵性的,是有韵味的,仅仅指导观察显然是不够的,还需指导学生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由它们的颜色、形状以及它们在空中飘飞的样子想象开去。请学生把联想到的写在树叶上,激活学生已有的大量表象,点亮他们的诗心,使学生想得广,想得远,充满诗意,充满情趣。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一旦他们的思维打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此教程鼓励学生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童心为秋天涂抹色彩。)



(四)在表达中成长。



1、自主拟题。我们围绕“秋天的树叶”写一篇习作。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打算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部分学生把拟定的题目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如:《落叶的旅行》,《秋天的“鬼精灵”》,《霜叶红于二月花》,《小树叶的秋天舞会》,《漫天红叶》,《百变秋叶》,《秋天的“信件”》……



2、下笔成文。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眼中的秋天的树叶吧。学生习作。



(设计意图:大题目“秋天的树叶”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小题目自己拟定,充满张力,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舞台。题目有借用的,如《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目了然,达到的、先声夺人的效果;有运用修辞手法的,如《秋天的“鬼精灵”》, 《小树叶的秋天舞会》,生动形象,充满灵性。此刻,让秋天的树叶在孩子们的眼中变活了,学生置身于“树叶的海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为秋天的树叶尽情放歌。)




观察日记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


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杭桥小学  桂晓俊


一、介绍教材及设计理念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语文园地二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在如诗如画的秋天里,我决定让学生走进秋天,走近树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累素材。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等习作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写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想象、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树叶”等那些“我”独有东西。作文教学应为人而文,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焕发学生的灵性,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二、习作要求。


一叶知秋,“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天的树叶换上了新的色彩。让学生由父母陪伴,到野外去观察植物叶子的颜色和形状,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把它们带回学校和大家一起观察、交流,然后围绕“秋天的树叶”,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三、课前准备。


1、学生观察树叶,搜集自己喜爱的各种植物的落叶。


2、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树叶颜色变化的原因及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等。


3、教师准备课件:秋天的景色图片,秋天的树叶的特写镜头等。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张扬学生个性。


五、教学过程。


(一)在回味中亲近。


1、唤醒回忆。


(1)教师描述:前些天,同学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秋天气息,特别是与秋天的树叶进行了亲密的接触,那么,你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


(2)老师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与学生真诚交流。


(3)古代诗人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


(4)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播放课件:


橺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 陶渊明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 李白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 王维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 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 杜牧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 王昌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 刘禹锡


(5)老师:是啊!古人对秋天的树叶既有“橺庭多落叶”的感慨,又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喜爱。看来,秋叶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边出示课件边朗诵:


写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蕭蕭雨。


写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写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写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精彩回放。


展示课件:体会秋雨秋夜秋色秋声中的叶,(可以加话外音),展示秋色红遍山野的景色,加入秋天树叶的特写镜头。(从整体到局部,由漫山遍野到一棵树,到一片叶。)


3、展示分享。展示大家搜集到的树叶,及由树叶制成的书签,绘成的“树叶画”。


4、小结。“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树叶把秋天装扮得如诗如画,现在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叶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美。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流,谈对秋天树叶的印象,意在勾起学生的回忆,和着那一曲《秋日的私语》,学生不知不觉又一次走进秋的天地,走近秋天的叶子,流连其间。学生把搜集的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展示出来,营造出浓浓的诗的意境,与秋天的树叶的神韵相契合。课件展示及学生搜集的叶子的展示,进一步使学生亲近树叶。学生只有情意萌动时才有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在作文指导时努力通过创设情境撩拨学生情感,激起学生习作激情,产生“我要写”的愿望。)


(二)在发现中体验。


1、教师引导:所谓观察,就是要仔细察看。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一片秋叶呢?(板书:颜色、形状、姿态……)


2、指导观察。


1)观叶色。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纷呈。)如果是黄色的,是金黄、橘黄,还是绿中泛黄?即便是松柏等四季常青的树叶,只要细心地去观察,也会发现它们有细微的变化。(2)辨叶形。秋天的树叶是什么形状,叶脉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树叶形状不一,但都精致奇丽。(3)摸叶片。在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摸摸叶片,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进一步感知秋天树叶的特点。(4)嗅叶味。观察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鼻子凑近叶片嗅一嗅,感受叶子透出的秋的味道。


3、启发回忆。(1)我们刚刚观察的是一片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满山的树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指导学生习作时可以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既写单片的树叶,又写整体的树叶。)


2)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风中的树叶是怎样的姿态呢?(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在枝头颤抖的树叶,在空中飘舞的树叶,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提示学生还可以写写雨中的秋叶等等。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一定会发现秋叶的不同特点,发现秋叶的细微差别,就会有一份收获,有一份惊喜,笔下的秋叶一定会栩栩如生。


(设计意图:观察力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指导学生观察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叶色,辨叶形,摸叶片,嗅叶味。从观察一片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及至漫山遍野的树叶。指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秋叶,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语句是可以模仿的,但活生生的体验是无法用文字来克隆的。这一教程要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看、闻、摸,静静地想,细细地品,分享发现,分享体验,分享快乐。)


(三)在想象中张扬。


1、再展示课件。看到这些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你联想到什么呢?请你把联想到的写在搜集的树叶上,或写在准备好的各种树叶形状的纸片上。


2、集体交流。请学生读写在叶子或叶形纸上的句子,师及时点拨,对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和富有个性的想象,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3、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把句子写在颜色各异的树叶上。例:


一片秋叶就是一首诗,几声虫鸣就是一曲歌。


秋天停在一片树叶上面……


飘飞的树叶是风的语言。


一阵阵秋风使树叶变成黄金一般的玫瑰。


风走后不久,那片片树叶的脸红了。


大树是撑开的伞,现在叶子落了,是伞漏了吗?


秋意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风掠过山谷离开。


5、小结。生动的想象有一种魅力,就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读后常常令人长久难忘。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也能产生无穷的美感与诗意。


(设计意图:秋天的树叶是有灵性的,是有韵味的,仅仅指导观察显然是不够的,还需指导学生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由它们的颜色、形状以及它们在空中飘飞的样子想象开去。请学生把联想到的写在树叶上,激活学生已有的大量表象,点亮他们的诗心,使学生想得广,想得远,充满诗意,充满情趣。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一旦他们的思维打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此教程鼓励学生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童心为秋天涂抹色彩。)


(四)在表达中成长。


1、自主拟题。我们围绕“秋天的树叶”写一篇习作。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打算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部分学生把拟定的题目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如:《落叶的旅行》,《秋天的“鬼精灵”》,《霜叶红于二月花》,《小树叶的秋天舞会》,《漫天红叶》,《百变秋叶》,《秋天的“信件”》……


2、下笔成文。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眼中的秋天的树叶吧。学生习作。


(设计意图:大题目“秋天的树叶”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小题目自己拟定,充满张力,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舞台。题目有借用的,如《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目了然,达到的、先声夺人的效果;有运用修辞手法的,如《秋天的“鬼精灵”》, 《小树叶的秋天舞会》,生动形象,充满灵性。此刻,让秋天的树叶在孩子们的眼中变活了,学生置身于“树叶的海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为秋天的树叶尽情放歌。)




观察日记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


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杭桥小学  桂晓俊


一、介绍教材及设计理念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语文园地二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在如诗如画的秋天里,我决定让学生走进秋天,走近树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累素材。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等习作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写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想象、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树叶”等那些“我”独有东西。作文教学应为人而文,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焕发学生的灵性,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二、习作要求。


一叶知秋,“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天的树叶换上了新的色彩。让学生由父母陪伴,到野外去观察植物叶子的颜色和形状,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把它们带回学校和大家一起观察、交流,然后围绕“秋天的树叶”,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三、课前准备。


1、学生观察树叶,搜集自己喜爱的各种植物的落叶。


2、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树叶颜色变化的原因及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等。


3、教师准备课件:秋天的景色图片,秋天的树叶的特写镜头等。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张扬学生个性。


五、教学过程。


(一)在回味中亲近。


1、唤醒回忆。


(1)教师描述:前些天,同学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秋天气息,特别是与秋天的树叶进行了亲密的接触,那么,你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


(2)老师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与学生真诚交流。


(3)古代诗人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


(4)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播放课件:


橺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 陶渊明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 李白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 王维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 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 杜牧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 王昌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 刘禹锡


(5)老师:是啊!古人对秋天的树叶既有“橺庭多落叶”的感慨,又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喜爱。看来,秋叶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边出示课件边朗诵:


写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蕭蕭雨。


写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写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写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精彩回放。


展示课件:体会秋雨秋夜秋色秋声中的叶,(可以加话外音),展示秋色红遍山野的景色,加入秋天树叶的特写镜头。(从整体到局部,由漫山遍野到一棵树,到一片叶。)


3、展示分享。展示大家搜集到的树叶,及由树叶制成的书签,绘成的“树叶画”。


4、小结。“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树叶把秋天装扮得如诗如画,现在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叶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美。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流,谈对秋天树叶的印象,意在勾起学生的回忆,和着那一曲《秋日的私语》,学生不知不觉又一次走进秋的天地,走近秋天的叶子,流连其间。学生把搜集的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展示出来,营造出浓浓的诗的意境,与秋天的树叶的神韵相契合。课件展示及学生搜集的叶子的展示,进一步使学生亲近树叶。学生只有情意萌动时才有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在作文指导时努力通过创设情境撩拨学生情感,激起学生习作激情,产生“我要写”的愿望。)


(二)在发现中体验。


1、教师引导:所谓观察,就是要仔细察看。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一片秋叶呢?(板书:颜色、形状、姿态……)


2、指导观察。


1)观叶色。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纷呈。)如果是黄色的,是金黄、橘黄,还是绿中泛黄?即便是松柏等四季常青的树叶,只要细心地去观察,也会发现它们有细微的变化。(2)辨叶形。秋天的树叶是什么形状,叶脉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树叶形状不一,但都精致奇丽。(3)摸叶片。在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摸摸叶片,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进一步感知秋天树叶的特点。(4)嗅叶味。观察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鼻子凑近叶片嗅一嗅,感受叶子透出的秋的味道。


3、启发回忆。(1)我们刚刚观察的是一片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满山的树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指导学生习作时可以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既写单片的树叶,又写整体的树叶。)


2)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风中的树叶是怎样的姿态呢?(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在枝头颤抖的树叶,在空中飘舞的树叶,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提示学生还可以写写雨中的秋叶等等。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一定会发现秋叶的不同特点,发现秋叶的细微差别,就会有一份收获,有一份惊喜,笔下的秋叶一定会栩栩如生。


(设计意图:观察力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指导学生观察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叶色,辨叶形,摸叶片,嗅叶味。从观察一片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及至漫山遍野的树叶。指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秋叶,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语句是可以模仿的,但活生生的体验是无法用文字来克隆的。这一教程要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看、闻、摸,静静地想,细细地品,分享发现,分享体验,分享快乐。)


(三)在想象中张扬。


1、再展示课件。看到这些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你联想到什么呢?请你把联想到的写在搜集的树叶上,或写在准备好的各种树叶形状的纸片上。


2、集体交流。请学生读写在叶子或叶形纸上的句子,师及时点拨,对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和富有个性的想象,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3、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把句子写在颜色各异的树叶上。例:


一片秋叶就是一首诗,几声虫鸣就是一曲歌。


秋天停在一片树叶上面……


飘飞的树叶是风的语言。


一阵阵秋风使树叶变成黄金一般的玫瑰。


风走后不久,那片片树叶的脸红了。


大树是撑开的伞,现在叶子落了,是伞漏了吗?


秋意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风掠过山谷离开。


5、小结。生动的想象有一种魅力,就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读后常常令人长久难忘。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也能产生无穷的美感与诗意。


(设计意图:秋天的树叶是有灵性的,是有韵味的,仅仅指导观察显然是不够的,还需指导学生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由它们的颜色、形状以及它们在空中飘飞的样子想象开去。请学生把联想到的写在树叶上,激活学生已有的大量表象,点亮他们的诗心,使学生想得广,想得远,充满诗意,充满情趣。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一旦他们的思维打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此教程鼓励学生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童心为秋天涂抹色彩。)


(四)在表达中成长。


1、自主拟题。我们围绕“秋天的树叶”写一篇习作。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打算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部分学生把拟定的题目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如:《落叶的旅行》,《秋天的“鬼精灵”》,《霜叶红于二月花》,《小树叶的秋天舞会》,《漫天红叶》,《百变秋叶》,《秋天的“信件”》……


2、下笔成文。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眼中的秋天的树叶吧。学生习作。


(设计意图:大题目“秋天的树叶”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小题目自己拟定,充满张力,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舞台。题目有借用的,如《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目了然,达到的、先声夺人的效果;有运用修辞手法的,如《秋天的“鬼精灵”》, 《小树叶的秋天舞会》,生动形象,充满灵性。此刻,让秋天的树叶在孩子们的眼中变活了,学生置身于“树叶的海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为秋天的树叶尽情放歌。)











附件

  • 观察日记《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doc     下载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