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江西省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1.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截止时间:2016-01-18
  2. 作业要求: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提交者:万智宝     提交时间:2015-12-22    浏览数:0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我有如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是教育理念得到更新,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以及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四项工程——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工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百千万”工程,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升工程,信息化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二是学到了一些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如PPT的制作与美化技巧,虽然要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有了这些理论作指导,进步会更快一些。我们学校是一所乡村中学,以前一直没有多媒体设备,今年十月底才有了两间多媒体教室,这两个月来同事们尝试使用PPT,大多是下载课件再修改。以前我总认为自己任教数学只需要文字加图片就基本够用,不必掌握那么复杂技巧。我改变了以往的认识,原来PPT可以做得这样美,这里面真是奥妙无穷呢!比较而言,我更敬佩教师的无私奉献,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师之道,不比过去师傅带徒留一手看家本领。信息技术素养是像我这样的农村教师的短板。以前也参加过电脑培训,但限于学校条件,总觉得学了也没多大用处,学习时只限于纸上谈兵,没有及时消化吸收,白白浪费了学习提升机会。以后我要把钻研信息技术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多向同行专家学习,向年轻教师学习。

    三是通过案例应用了解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可能性与技巧。微视频在这里可以恰到好处地添加到PPT里,对于一些重难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也尝试过自己录制微课,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把这项基本技能掌握到得心应手的程度。虽然农村家庭目前没有开通网络,实现课堂翻转暂时不太现实,但这是大势所趋,估计要不了多久,电子书包也会成为农村学生的装备。传统的课堂教学有较多局限性,信息化时代课堂变革给学习方式带来根本性的转变,基于个性化的学习才是有效学习。在线学习比传统教学一刀切、一棍赶更适合学生,因为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差异化的学习方式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想,我们的教师培训也应该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的优势,关于教育技术的培训是不是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这样的微视频,让我们农村学校的基础较差的教师可以通过多次点播视频获得提高。对于遇到的技术问题能否有在线指导?我以前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是给计算机专业的儿子打电话或QQ聊天咨询,我们的培训能否也有这样的一些在线答疑?

    四是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新世纪教育具有以下特点:教思维技能;鼓励协作;运用智能技术;多样性评估;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项目化学习;发展素养;鼓励反思。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优化教育生态,采用问题化学习与项目学习。基于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基于协作与案例的项目学习。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元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知识可以通过微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交给电脑去做,教师更多的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提供现场指导,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解决他们所遇到困难。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袖手旁观,应该成为守望者。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新时代的教师就像超市的导购员。在顾客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出现予以指导,过于热情或过于冷漠的导购都不是好的促销者。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