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 九年级入学检测

发布者:朱玖玲     所属单位:九江开发区永安中学     发布时间:2015-12-17    浏览数:0

2015年度九年级物理入学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起动        B.汽车拐弯

C.汽车减速上坡    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4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A.大于4N        B.等于4N             C.小于4N          D.无法确定

3.用弹簧秤竖直称悬挂在其下面静止的小球,则有(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C.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下列一些经历或体验。其中,与物理学中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A.明知自己的某个习惯动作不好,可是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改正

B.公交车往往是开开停停,因而给乘客们带来后仰前俯的烦恼

C.提着较重的物体走路,时间长了会感到手臂肌肉酸痛

D.长时间看书,突然抬头看远处的景物会感到模糊

5.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f2,那么(   

A.f1向下,f2向下,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98.2

98.9

98.5

98.6

6.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7.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1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A.p甲>p        B.p甲<p     C.p=p       D.无法确定

8.质量为0.1k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了0.08kg的水,则此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是(   

A.下沉            B.悬浮            C.漂浮        D.无法判断

9如图2所示,等臂杠杆两端各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铝块(已知ρ铁>ρ铝),杠杆平衡,若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将(   

A.仍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D.无法判定


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11.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___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红光.人们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它,这是一种光的_________现象,如将它拿到紫光照射的房间内,看到它是_____色。

12、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有时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______________;有时却要使用费力杠杆,那又是为了_______________。下列工具中①天平、②扳手、③镊子、④羊角锤、⑤裁衣剪刀、⑥瓶盖起子、⑦筷子、⑧钓鱼杆等都是简单机械,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3小明将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肩膀的____________

14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若小明将推力增大到3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2012年58日晚2038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的_____________(选填“惯性”或“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用力将学生推向一旁,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她自己却倒向另一旁,发生不幸,张丽莉老师被誉为“最美女教师”感动了整个中国。

16中国改装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出海试航,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航行时,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__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把一纸条放在嘴边,在纸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条向上飘了起来,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__

18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在图中,AB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开口吹气时,A开口一端的液面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三、作图题(每图4分,共8分)

19.1)如图4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体,在F4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物体同时受到3牛的阻力,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力的示意图.

2)如图5所示,画出渔民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   

 

四、实验题(208分,218分,225分,共21分)

20.小华、小明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和支架等他们分别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上施加动力F1、阻力F2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臂l1及阻力臂l2,小华、小明的操作情况分别如图(a)、(b)所示,表一、表二为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一  小华同学

实验

序号

F1

N

l1

cm

F2

N

l2

cm

1

1

8

8

1

2

3

6

6

3

3

2

8

8

2

文本框: 表一  小华同学
实验
序号	F1
(N)	l1
(cm)	F2
(N)	l2
(cm)
1	1	8	8	1
2	3	6	6	3
3	2	8	8	2

表二  小明同学

实验

序号

F1

N

l1

cm

F2

N

l2

cm

4

1

8

4

2

5

2

8

4

4

6

4

5

2

10

文本框: 表二  小明同学
实验
序号	F1
(N)	l1
(cm)	F2
(N)	l2
(cm)
4	1	8	4	2
5	2	8	4	4
6	4	5	2	1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华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

请判断:小华的结论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上述杠杆平衡的条件后,小华也欲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但跟小明的操作不同的是,他准备将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作用在杠杆上的A点,而钩码的位置不变,如图6c)所示请判断:他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能”或“不能”)如果杠杆能平衡,写出需满足的条件;如果杠杆不能平衡,写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明利用如图7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

1)上述四种情况,_____________ 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 有关;

3)做___________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4)如图8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__ .(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

 

 

五、计算题(224分,236分,共10分)

22、一个实心且均匀的物体长、宽、高分别为3㎝、5㎝、8㎝,测得它的质量为180g,现切去它的5/11,求剩余部分的密度。

 

 

 

 

 

23.如图10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4N,底面积100cm2,用细线挂着重为10N的物块,物块的体积是400 cm3,现将物块浸没水中,容器内水面上升到20cm.求:(1)如图10所示物块放入水中后,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Pa?(2)物块浸没后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3)物块进入水中如图10所示时,容器对水平支撑面的压强是多少Pa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