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李林林 所属单位:怀来县沙城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9-12-12 浏览数( -) 【举报】
沙城实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改革精神,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有关文件的要求,组织开展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技术应用培训,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设备的普及与更新,为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优化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方式提供了可能。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效率为目的,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学校信息化现状分析
1.教师情况:我校有专任教师150名。硕士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123人,专科26人。学校教师每人一部笔记本电脑,学校教师全部参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1.0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目前,50人正在参加信息技术2.0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2.硬件配备情况:学校现有学生用机房4个,配有电脑216台。录播教室1个,智慧教室1个,学生终端50部。学校60个学生教室全部安装了希沃触控一体机。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学中层干部及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为组员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教务处、教研处、信息技术组等相关人员组成,由参加了信息技术2.0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领导、教师和全校信息技术教师具体负责我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工作。
四、总体目标
以提高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重点培养一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五、培训方式
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采取学校集中培训和教师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自主交流和定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分散自学:教师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国家关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相关文件精神,初步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和学科工具使用的方法。
2.集中培训:根据学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现状及教师个人发展的诉求,学校教务处安排培训小组成员对部分内容进行培训和指导,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分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证培训的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培训内容
1.基本技能培训(希沃触控一体机辅助教学功能的操作使用、智能组卷系统的操作使用、乐教乐学平台资源的检索与使用,常用教学软件功能的开发使用等)。
2.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技术;
3.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案例分析;
4.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制作工具培训等;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例观摩;
6.平板电脑在课堂中的使用培训。
七、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适应基础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各级领导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主管教学副校长要全面负责校本培训工作,成立培训领导小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培训时间平均每年不少于15学时。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 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管理,精心组织。
要卓有成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校本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的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本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提高水平。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做好培训记录,健全培训档案和教师成长档案。要加强过程性督导检查,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抓落实,求实效。
八、培训考核
培训结束后,每名教师要认真地高质量地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具体要求为:提供微课成果、PPT课件成果或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成果(三选一)。学校教务处将在培训后开展微课制作、课件制作大赛,优秀者颁发证书并记入量化考核。
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