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第三次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三次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20-01-25 2020-03-03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各位老师,项目自2019年10月10日正式开始,截止目前已顺利开展三个半月的时间。相信老师们经过线上平台课程的学习、名师示范课例的观摩;线下坊主老师以及学科专家的示范引领,经过深度打磨的“初建课”一定更加优秀,第三次研修作业要求每位学员上传一节“重建课”。

    第三次研修作业要求:提交一节“重建课”。

    提交内容:教学设计、课件、PPT、课堂实录(片断)等;(备注:课堂实录非必提交项)

    提交格式:在“第三次研修作业”处提交,标题需设置为【重建课】+姓名/项目县/学校。例:【重建课】张三潢川县一小

    分数说明:提交得5分,被批阅为“优秀”加5分,被批阅为“良好”加3分,被批阅为“合格”加1分,被批阅为“不合格”不加分,未提交不得分。满分10分。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三次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章云欣    所属单位:淮滨县实验小学    提交时间: 2020-03-03 19:29:05    浏览数( 0 ) 【举报】

【重建课】章云欣淮滨实验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探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总结应用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铺垫

师:同学们,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对对子”。老师说前半句(1只青蛙1张嘴),大家说后半句(2只眼睛,4条腿)。比比谁对得又对又快。

(师生对对子)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为什么对得这么快?

引导说出青蛙的只数与眼睛数、腿数都存在的倍数关系。

(预设:1只青蛙有2只眼睛4条腿,所以青蛙眼睛的只数是青蛙只数的2倍,腿的条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

师:根据青蛙的只数与眼睛数的倍数关系,请你们快速地算出6只青蛙有几只眼睛?60只青蛙呢?600只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 12

2×60 = 120

2×600= 1200

师:我们再来根据青蛙的只数与腿数的倍数关系,快速地算出5只青蛙有几条腿?10只青蛙呢?20只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4=80

10×4=40

5×4=20

2、导入新课

师: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规律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大声把课题齐读一遍。

3、围绕课题质疑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预设:积的变化与谁有关?变化规律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设计理念: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将纯粹的算式赋予一定的游戏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一) 研究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题,并借助老师提供的自探提示,比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1、课件出示自探提示【找学生读自探提示】

1)从上往下观察第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第二个因数怎样变化?积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2)从上往下观察第二组题,第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第二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有什么变化?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3)你能用一句话将两组题中已经发现的规律概括起来吗?

温馨提示:如果你觉得自己研究有困难,可以和同学一起研究。

学生自己独立观察与思考,根据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完成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

2、根据自探提示,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二)归纳规律

1、分层概括概括

1)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一题,总结变化规律。

(演示对比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二题,总结变化规律。

(演示对比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说明0除外。)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整合概括规律

通过观察、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已经发现的规律。 学生总结不完整时,讨论这个问题得出结论:(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记忆。读规律,把关键词加重着读。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自探提示展开独立观察,小组交流,体验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

(三)验证规律

师:学生都看出规律来了,那么这些规律是不是适合所有的算式呢?下面一起来验证一下。

①(课件出示)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填空。

45×20 = 900             12×5=60

45×10 =(             12×20 =(  

45×=(               24×5=(   

②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学生各写一组算式,每组2个,看一看积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同学们,祝贺你们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让我们一起自豪地把这个规律再读一读,注意把关键词加重着读。

【设计理念:通过两个练习,体验验证数学规律的过程。】

(四)小结探索方法

研究问题——归纳规律——验证规律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对探索过程的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策略。】

四、运用拓展

师:下面我们就要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进行一次数学大闯关,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火眼金睛

1、判断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应该乘。 ( )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以10 。 ( )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也一定扩大4倍。( )

第二关:灵活机智

2、根据8×50=400,直接说结果。

16×50=( )           8×25=()

 ×50=1600        80×500=()

第三关: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米,如果长缩小4倍,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小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老师评语

第三次研修作业

最新第三次研修作业

推荐第三次研修作业

热门第三次研修作业

热评第三次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