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例研修资源 > 正文

《青山不老》课例研修报告

  发布者:马晓雪    所属单位:固始县永和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0-02-12    浏览数( -) 【举报】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肆虐、盘踞、绿洲、淤泥、治理、归宿、风雨同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不屈不挠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搜集资料,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图片,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在学习上一篇课文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出示课题、图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三、品读课文,感受“奇迹”交流:81岁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呈现: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指导朗读,交流朗读体会:着重引导抓住句子中的这些数字。课文还有哪些地方描写到了老人创造的这个奇迹?默读,交流,

  呈现: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他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四、研读课文,感受创造奇迹的环境和过程

1. 感受大环境的险恶。呈现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引导学生抓住“肆虐”“盘踞”等词语体会大环境的险恶

2. 感受小环境的艰苦。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旱烟睡觉。 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组织学生交流读了这段话后自己的感受,说说最受感动的地方。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习“风雨同舟”“归宿”等词语。重点讨论对“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这句话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进一步引导体会老人的劳动价值师: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课件呈现: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学生质疑:“另一种东西”是指什么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点拨引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五、总结认识,再读全文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六、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读了课文以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或理解?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例研修资源

最新课例研修资源

热评课例研修资源

热门课例研修资源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