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例研修资源 > 正文

合理利用课例研修中的差异资源

  发布者:甘忠银    所属单位:北向店中学    发布时间:2020-01-02    浏览数( -) 【举报】

 课例研修资源  甘忠银


                  合理利用课例研修中的差异资源                                   

  课例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一种有主题可持续推进的独特的教研活动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所采用。课例研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群体性。一个有共同研究目标的教师群体,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分阶段共同探讨,分析研究,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这也是课例研修的独特价值之所在。笔者认为,群体对教师的课堂是否能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解剖,是否能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有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必须合理利用差异资源,促进教师的积极参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有效组合不同的研究人员,形成合理的群体差异 课例研修中,究竟应有哪些人员参与。最常见的作法,是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围绕一个主题来研究。但是,如果课例研修的成员仅局限于此,容易陷入“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的尴尬境地,囿于教师本身的研究局限,有时可能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毫无疑问,课例研究的起点,是对课堂教学的实际研究,因此必须有一名(或以上)教师来上课,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研究主题。课例研修中,上课教师(执教者)既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研究的主体。课例研究中,同年级备课组的教师参与是必须也是最现实的,因为有共同的教学经历和教学背景,相互之间相互熟悉,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参与能使研究主题更加集中,不致于分散。 如果条件许可,课例研究中最好聘请另外两类人员的参与。一是学科教研员,二是学科教学专家。学科教研员,因为有丰富的听评课经验,能跳出当堂课帮助教师找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可以依据其大量的实践性知识,指导研修团体向一类问题的研究深入。学科教学专家,能从学科学论的方向提供更加宏观的研究视野,有利于问题的深化。    课例研修中,通过不同研究人员的组合,能从客观上形成研究人员的视野、研究方法、研究经验、研究层次的差异性。有效形成研究人员的群体差异,是课例研修成功推行的必要保证之一。   

 尝试开展区域性合作研究,通过差异性的教学环境检验研修成果   

 一般而言,课例研修的开展,遵循着“三课两反思”的基本思路。同一课题和教学内容,要经过“教师自我设计上课——团体讨论改进上课——理念提升后再上课”三个基本环节。通过三轮上课,基本能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可形成某一类课的带有规律性的结论,这既是课例研究的手段,也是课例研究的目标。   

 课例研修的研究效果,直接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现场教学找到执教者个体在教学技能、教学思想上的不足之处,通过关键问题的归纳、总结,在理念和行动上明确发展的方向,提供问题解决的方案。二是通过分角色不同层面的研究,通过对具体的课堂改进的过程,提升团体的教学决策、理念融合的能力和水平。重要的是,通过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参与,集体研究,整体改进,必定会促进学校质量的全面提升。但是,作为特殊的研究团体,如果研究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得出的结论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可以采用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等办法。还有一种思路,可供选择和借鉴。如果能够尝试着开展区域性的合作研究,让不同学校的同学科教师参与,请同一教师就同一课题在不同的学校执教,由于不同学校的学生基础不一,通过差异性的真实的教学环境检验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否解决,或是发现新的问题,以此验证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同时,由于不同学校的同学科教师参与,加大了研究群体的差异,也可以吸纳更多的有益的建议,对于改进教学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如果不能在不同的学校执教,也可以尝试将研究成果由不同的教师在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加以运用,实际形成差异性的教学环境检验研修成果。   

 引发研究者的认知冲突,激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课例研修要取得成效,必须发挥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合作、交流、自由、宽容、分享的教研文化。在课例研修的过程中,虽然各有分工,但由于人员相对较多,参与者的投入客观上会存在差异。    

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团体对个体既有促进的作用,也可能存在阻碍作用。团体中,最普遍的现象是,群体容易出现从众、冒险偏移和群体极化现象。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捕捉课堂关键事件,定量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一般会采用课堂观察手段。而课堂观察的初期就容易出现负向偏离。由于观察技能的不熟悉,可能导致观察结论与课堂实际、与执教者本身的实情不符。上述现象可以通过加大课堂观察的针对性,整理课堂实录对照观察结果,录像带回放验证等手段加以改进。    

课例研究中,如果参与者都能积极投入,依据客观的教学事实、依据真实的教学实践,充分表达,一定能引起参与者的认知冲突,激发参与者积极的内心体验。对于执教者,综合归纳不同研究者的分析和建议时,如何分析判断,如何取舍,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必能充分激发研究的动机。对于参与研究的不同层次的教师而言,通过规范的课例研究方法,学会了从课堂中获取关键信息,学会了依据事实推理,改进自己的教学,一定会引发内心冲突,激发参与的欲望。    

   


课例研修资源

最新课例研修资源

热评课例研修资源

热门课例研修资源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