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例研修资源 > 正文

《爱莲说》

  发布者:施展    所属单位:淮滨二中    发布时间:2019-12-28    浏览数( -) 【举报】

小课题名称:《爱莲说》的课例研修报告

课题价值分析:古人云:十年磨一剑。我的这堂课虽称不上一把锋利的宝剑,但却凝聚了我多年来古文教学研究的成果。更体现了我对古文教学的理念和思考。《爱莲说》是千古名篇,短短119个字,浓缩了哲学大师对于莲花的赞美,对于君子美德的歌颂,对于北宋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批判。语言简洁凝练,文笔生动优美、含义隽永。对于这样一篇美文,只有在多层次,多角度的美读中,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到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美、文意美、结构美、手法美和情感美。也只有在这种美文美读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课题报告

一、《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重点)

2、理解作品的主旨。(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营造气氛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伴随着优美的古筝播放一组荷花图片) ,一张张美丽的荷花图片,有的一枝独立,有的群花璀璨,有的含苞,有的怒放……看着这一幅幅风姿绰约的荷花图?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说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北宋大哲学家周敦颐是怎样赞美莲花,怎样以莲花自比的。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

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书,道州营到(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了《爱莲说》,借花述志。

“说”古代文体之一,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文体传世佳作。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

(1)教师范读。(学生在书中注出难读的字音和节奏)

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 



清涟(lián) 亵玩(xiè) 噫(yī)

(2)学生采用同位互读、小组合作多式朗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

(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4)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熟读或背诵,可采用同位或小组互助背诵的形式。

2.译一译:

(1)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甚(很) 蕃(多) 妖(妩媚) 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益(更加) 鲜(少) 宜(应当)

众(多) 噫(唉)

(2)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被动句: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学生圈点勾画,试译全文。 

(4)小组互译全文,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之处,提交全班共同讨论明确。

我不会的词语:

我不会的句子: 

(四)、研读赏析,解读文本

1.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读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这些描写赋予了莲花那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

3.作者描写莲花之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不是。是为了歌颂、赞美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

4.课文是对莲花进行描写和歌颂的,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的美好。

(1)爱菊者陶渊明。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爱牡丹者众世人。因为牡丹艳丽妩媚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写“菊”和“牡丹”仍是为了衬托“莲”,写“菊”是正衬,写“牡丹”是反衬,在衬托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贬了时俗。

5.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呢?

叹惋菊花,鄙薄牡丹,赞美莲花。

6. 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牡丹、莲花比做什么呢?

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莲是君子,高洁正直。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美德远播的君子。

7.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课文对莲花进行描写和歌颂,借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行为端正、正直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德,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五)、联系生活,拓展升华

1.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时代,作者的思想过时了吗?

2.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简述理由。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来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花一样正直的人。

(七)、课堂巩固

1.积累有关莲的诗句,不少于四句。

2.就你喜欢的花,仿写《爱莲说》以“爱_____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菊,花之隐逸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菊 正衬 莲 反衬 牡丹

品格高洁 质朴正直 贪慕富贵

超凡脱俗 志洁行廉 追逐名利


课例研修资源

最新课例研修资源

热评课例研修资源

热门课例研修资源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