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9-09 — 2019-12-18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提交者:学员柳华 所属单位:省直及院校附属中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18 23:39:11 浏览数( 0 ) 【举报】
2 落花生 | 设计意图 | 动态备课 | |
教材及学情分析: 在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从课文对话里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作者重点写议花生,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的好处吗?其实他是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表面写物实际上赞美人的写法叫“借物喻人”。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可以借助身边的某一事物,用上“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读准“便”这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生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的特点,并联想到身边的人,试着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难点: 学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的特点,并联想到身边的人,试着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尝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质疑、解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谜语:青藤藤,开黄花,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上结果不开花。(打一植物)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等。 4.解题: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作落花生呢?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之后,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验收字词学习结果: (1)课件出示课内重点词语,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半亩 播种 浇水 吩咐 茅亭 爱慕 矮小 (2)理解词义。 茅亭(máo tíng):用茅草搭建的凉亭。 吩咐(fēn fù):口头指派或命令。 (3)关注难字字形、结构、关键笔画等,指导书写注意事项。 3. 再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适时板书) 4.大家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了出来,真了不起! 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 全班交流:…… 重点写了谈论花生,因为在谈论花生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父亲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4.是呀!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论花生,那么课文哪一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 围绕落花生,作者详写了谈论花生,略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吃花生。这样恰当地安排,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全班交流:你们都能读懂什么?有什么问题? 全班交流:…… “我们”不仅享受种花生过程的快乐,而且还大有收获。 没有想到父亲也会来,出人意料。 “我们”都喜欢吃花生。 3.作者为何用“居然”一词? (合作解疑: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 4.指导朗读:出示内容,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又是在“我们”姐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呐!来,再读读这一句,读出惊喜之情。 过渡: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个收获节,而且还把父亲请来了。一家人吃花生、议花生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识字写字: 1.字形:“浇”的没有“、”;“慕”的最下部分有两点。 2.通过组词拓展了解字义及运用。 3.坐姿端正,书写工整。关注易错字,做到正确书写及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想通过谈论花生,希望“我们”做一个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2. 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回顾“种花生、收花生”:自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 花生的意外收获令“我们”惊喜万分,母亲是个有心人,高兴之余,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一起过一个收获节,一方面让“我们”品尝到花生的香甜,另一方面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一家是如何边吃花生边谈花生,继而又如何谈论到了人生的吧! 二、学习第3-15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3-15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第3-11自然段,讨论了落花生的好处。第二层是第12-15自然段,讲了做人的道理。 2.默读课文的3-11自然段,横线画出父亲议论花生好处的话。思考:你是怎么理解的?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①父亲说的这段话中提到了花生、桃子、石榴、苹果四种事物。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了比较,还是花生更可贵。 ②指名朗读父亲的话。 ③父亲认为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花生的品格最可贵) ④父亲把与花生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事物拿来做比较是为了突出花生具有藏而不露、默默无闻的品格。相比之下,桃子、石榴、苹果则是高挂枝头,炫耀自己。 ⑤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父亲的话,注意读出花生的可贵。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那么父亲仅仅就是在说花生吗? 3.体会第二层意思。 (1)课件出示父亲的话,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2)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父亲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讲做人的道理,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3)孩子们明白父亲的话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从“我”说的话中可以看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读一下“我”说的话:“体面”是什么意思?(“体面”是外表好看的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只讲究外表,做表面文章)什么是“有用的人”?(就是对别人有帮助的人,默默奉献的人。) (5)想想: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谁来说一说? (6)“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印”字能否替换?为什么? 记,有时候也会忘记;印,就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印,一般是永久的,用“记”的话,每个人都有可能将这些东西忘掉的。 记是短暂的,不长久的,印是永远也抹不去的。 (7)把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读一读,注意读出“印得很深”的感觉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重点写“议花生”,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的好处吗?他在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表面写物实际上赞美人的写法叫作“借物喻人”,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尝试着用一用。 2.同学们,我们在这个收获节上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不仅品尝到了花生的香甜,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还在父亲的引导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谈话的艺术,这就是生活的教育。同学们,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记住: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 |||
板书设计:
| 作业设计: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你想对落花生说些什么呢?是想再一次地赞美它,还是要给它一些另外的建议?请以“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想法。 2.学完了课文,或许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傲霜的梅花、勤劳的蜜蜂等,也联想到了一些人,他们也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试着写一段话。 |
教学反思: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五年级是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课堂伊始,我就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再将解决问题的权力大胆地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合作、交流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中间教师顺学而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想学、要学的欲望,真正做到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但是,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提问,不是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这时,我们要及时指出毛病并恰当引导,对提问提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对勇于提问的学生,老师要用语言、眼神、手势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
总之,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等待老师发问的被动学习心态,能促进积极思考意识的形成,改变原有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才能形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这正是我们新课标所提倡、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