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张旭 所属单位:黑龙江巴彦抗联张甲洲红军小学 发布时间:2019-05-26 浏览数( -) 【举报】
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教材在“教什么、学什 么”方面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更明确的要求。笔者对统 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以下简称“二下教材”) 阅读部分进行解读,并尝试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一、阅读教材解读
二下教材安排了7个阅读单元,25篇课文。注重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传统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与教材 自然地融合。教材注重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 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教 材不再全文注音,而是采取单字注音的方式,要求认识 的字排列在课后识字条中,会写的字排列在田字格中。 课后练习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 实践能力。 (一)编排体例——双线结构 二下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 元(见表 1)。每单元课文内容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 一条贯穿教材的显性线索,但主题较为宽泛。更为突显
的是“语文要素”在教材中的呈现,编者将“语文要素” 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 及难、循序渐进,分布并体现在各单元的课文或课后习 题之中。 教材按“双线”组织单元,单元内的数篇课文围绕 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单元之间 又形成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此,以复述课文为例作 具体的说明。二上教材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和关键的 句子讲故事,二下教材继续落实该项训练要求。 表1 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一 春天来了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与重音 二 爱 读句子,想象画面 四 童话世界 运用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五 生活哲理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简单的看法 六 神奇的大自然 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七 童话故事 借助提示讲故事 八 神话故事 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在二上教材利用多幅图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发展到利 用单幅图复述课文,在能力训练上有螺旋式上升;在《邓
小平爷爷植树》《千人糕》等课文中,继续借助插图对 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在第七单元,重点落实“能用自己 的话说故事的内容”的语文要素,在课后练习题中提供 了多种形式的训练方式,帮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复述课 文。如《大象的耳朵》利用关键句子(大象的话),《蜘 蛛开店》利用多个关键词语的提示图,到了《羿射九日》, 利用表格列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按照事 情发展的过程复述课文。学生在系统训练中,既得到了 充分的言语实践,又学到了复述课文的多种方法,也获 得了表达能力的提升,为中年级“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 大意”奠定基础。“双线”组织单元,使知识和能力的 要求更加清晰,使教与学更加有章可循。 (二)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表2
故事(15) 诗歌(7)
自然常 识(3)
童 话 故 事
开满鲜花的 小路
叙事 故事
邓小平爷 爷植树
古诗
村居、咏柳 雷雨
枫树上的喜 鹊
教育 故事
千人糕
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绝句
要是你 在野外 迷了路
沙滩上的童 话
童趣 故事
一匹出色 的马 儿童 诗
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
太空生 活趣事 多
我是一只小 虫子
寓言 故事
寓言二则 祖先的摇篮
小马过河
哲理 故事
画杨桃
童话 诗
彩色的梦
大象的耳朵
神话 故事
羿射九日
散文 诗
找春天
蜘蛛开店
当世界年纪 还小的时候
青蛙卖泥塘 小毛虫 从表2看出,(1)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弘扬爱国主义、 革命传统教育等思想内容的课文,如《邓小平爷爷植树》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也有从儿童的经验和想象世 界出发,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表现儿童思想情感,充满 童心童趣的课文,如《沙滩上的童话》《蜘蛛开店》。 (2)课文体裁多样:有《彩色的梦》等朗朗上口的诗歌, 有《小马过河》等充满乐趣的童话,也有《找春天》等 文笔优美的散文。(3)课文类别明显:除故事、诗歌外, 还有自然常识之类的文章,分别占阅读课文总数的60%、 28 %和 12 %。其中,故事类课文中又以童话故事较多, 占故事类课文的60%。这些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课文,
语言典范、内涵丰富、难易适中,有很强的可读性,满 足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需要。 (三)练习系统——紧扣语用 课后练习围绕朗读背诵、理解内容、积累词语、运 用词句、拓展实践等方面系统设计,不断丰富语言积累, 创设实践情境,提高语用能力。词句理解,强调结合上 下文和生活经验;词句运用,关注适切的语境,强调生 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的联系。体现“在积累中运用、在理 解中运用”的思想,表现为四个“重视”。 1.课文朗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对朗读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其中, 二下在朗读方面要求:朗读课文,注意语气与重音;读 句子,想象画面。如《找春天》课后练习“读下面的句 子,试试怎样读更好”,其中出示了“小草从地下探出 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联系二下的一个学习重 点“朗读时注意语气和重音”,教学中不只要求学生读 出疑问的语气,还需要根据语意读出重音。 2. 词句积累。教材重视词句的积累。每课要求会 写的词语,在附表“词语表”中呈现;课后练习设置《读 一读,记一记》,运用多种扩词方式,让学生积累由 本课要认的字扩展而来的新词;除了编排专门的栏目, 还在相应的课文后面编排了积累短语(如含有动词的 短语: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背诵课文(4 首古诗、《雷雨》)、“读句子,想画面”的练习, 旨在树立学生的积累意识,从小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词 句的习惯。 3. 语言理解。《课标》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 际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关于“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 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后题:猜猜词语的意思,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设计此题的目的,一是渗 透猜读词语意思的阅读方法,二是继续巩固上册中“了 解词句意思”的阅读方法。此外,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图 画、实物理解词语也是常用的方法。 4. 思维发展。《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 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纵观 25 篇课文,没有 一篇课文后面的练习不设置“口头表达”的题目。根据 低年级儿童好奇、爱想象的心理特征,编者设计了诸多 有助于发展思维的课后题。如《蜘蛛开店》课后题让学 生续编童话,想象故事发展的可能;《开满鲜花的小 路》,借助插图说句子……插图、词语、表格等提示了 故事的要素、发展的线索,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建议
(一)“识汉字”和“学语言”并重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重要的教学任务。一方 面,教材选文中要求识字312个,占教材识字总量的 69.3%;另一方面,教材中故事类课文占阅读课文总数 的60%。基于这两方面的因素考虑,应将“识汉字”和“学 语言”作为双重点。在识字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次认读, 化生为熟,逐步强化”的策略,借鉴(吴忠豪教授的“小 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经验”)“听故事— 说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的模式,课文教学前先让学 生听熟,再回讲,然后反复指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认 识汉字。首次遇到生字时允许遗忘,待多次见面“化生 为熟”后再要求记住。在阅读中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增 加与生字见面的机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化“生字” 为“熟字”。在此基础上,选择较熟的汉字认读记忆, 适当强化。通过听和说的途径,引导儿童学习规范的书 面语言,使语言发展少受生字的限制。 针对合体字增多的情况,教材进一步强化了形声字 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规律的教学,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 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教学时要引 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 系,选择熟悉的偏旁部首、恰当的识字方法(联系生活、 结合语境、查字词典、游戏活动、构字规律、事物归类、 儿歌韵语等)识记字形,努力在游戏、活动、语境中巩 固运用。写字方面,给学生每节课至少留有 10 分钟的 写字时间,指导学生读帖、描红、临写、比照、纠正。 继续强化和纠正写字和握笔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 字习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练朗读”和“学默读”并重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课标》在三个学段中都提出的目标,但是一比照, 就会发现三个学段的要求是有坡度的。第一学段是“学 习用”,第二学段是“用”,第三学段是“能用”。 低年级儿童识字量小,语文书面能力薄弱,学习朗读 之初,读错字、添字、漏字、不连贯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教学时,一是了解学情,弄清学生的起始状态,顺 着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朗读基础来教;二是建立单元整 组意识,语文要素的学习贯穿整个单元。比如,“朗 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4 篇课文虽然体裁、内容、篇幅区别较大,但都适合朗读。 不过,朗读指导侧重应该有所不同。《村居》和《咏柳》
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受韵律;《开满鲜花的小路》 是童话,适合分角色朗读,在读中感受人物特点;《邓 小平爷爷植树》是叙事文,重点指导学生用合适的语速、 恰当的语气朗读。教学时,通过教师范读、跟录音读、 小助手榜样读等方式,指导学生练习,逐步做到语调 自然、音量适中、情感真实。 “学习默读”也是《课标》对第一学段“阅读板块” 提出的要求之一。默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基 本功。二下教材中部分课文后面的习题明确提出“默读 段落或课文”的要求。儿童默读能力的形成要经过小声 朗读、无声默读两个阶段。在二年级训练默读时,可以 由教师轻声朗读,学生不随着读,用眼睛随着教师的朗 读看课文。低年级学生的默读速度与朗读接近,教师轻 声带读,学生跟随默读,是较好的训练方法。 (三)“勤积累”和“善运用”并重 积累与运用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编者在重视积累 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表达与 交流的能力。(1)词语积累,梳理分类。教材课后的 词语呈现,除了让学生复习巩固生字词外,还意在让 学生积累词语。因此,在编排上,它不是简单的罗列, 而是对词语做了精心的归类梳理。如第一课《古诗两 首》课后按名词与动词、两字及四字词语分类积累;《邓 小平爷爷植树》按写景和写人分类进行的四字词语积 累。通过课后练习中的“读一读,记一记”这一题型,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形式,同时也为 学生的表达做好铺垫。(2)句式积累,说写结合。如 《寓言两则》课后题提出“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 句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加上表示情态的词, 会使语句更生动。《雷雨》课后题旁以吐泡泡的形式 出现:“加点的词用得真好 !”意在初步让学生体会作 者用词的准确。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当优美的语言形 式嵌入学生脑海中,教师便可以顺应语言学习的规律, 创设情境让他们练习说话。 二下的阅读教材部分体例鲜明、内容丰富、课后题 设计紧扣语用。教学中,我们必须依据《课标》的要求, 立足儿童的学习现状,对第一、二学段的教材瞻前顾后, 瞄准本册教材的“语文要素”靶向训练、螺旋递进,不 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