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终结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终结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1-082019-02-16

作业要求 :

内容:

通过选修课程,研修学习和教学实践,提交一篇你认为好的教学案例或者教学课件(PPT)。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利用粘贴复制的方式提交在平台上。)

3.请在作业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项目组

研修终结成果

提交者:学员龙加明    所属单位:万源市第三中学校    提交时间: 2019-01-16 17:28:11    浏览数( 14 ) 【举报】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鼓、真空玻璃罩、抽气机、闹钟、蜡烛、扬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公鸡的叫声、汽车的喇叭声、雷声、婴儿的哭声、小鸟的叫声。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认识声现象》。 
二、进行新课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实验探究:①.让学生感知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②.观察小鼓敲击发声时的情况。   ③.观察音叉敲击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乘势提出:声源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解决议一议: 思考:物体振动发声,当物体不振动时有什么现象?    
教师演示: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用手捂住音叉,发声立刻停止。
师生总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幻灯片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思考:说出以下物体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①、苍蝇飞舞起来,由翅膀振动发出声音 ②、笛管里面的空气振动而产生声音 ③、由琴弦振动产生声音 ④、由木鱼振动而产生声音
4、练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句话中的声源分别是_空气_,_水_和_声带_. 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振动而发声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阅读课本37页,回答以下问题: ① 声音的传播与(水波)相似。 ② 击鼓时,鼓面振动,当鼓面向右侧运动时,(压缩)了右侧的空气,该处空气变(密);当鼓面向左侧运动时,右侧的空气变(疏)。这样空气中形成了密疏相间的(波动 ),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向四周传播。这样的振动传播的过程形成了(声波)。 师生总结:声音以声源为中心,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2、提出问题:声音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传播吗?如果不能,那声音的传播需要哪些条件呢?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 ①、开始没抽空气:此时声音是怎么样的? ②、逐渐抽出空气:你听到的铃声有何变化? ③、猜想:如果里面的空气都被抽空,那会怎样?
实验结论:凡是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我们称为声的介质。 
3、教师提出:什么样的物质可以做声的介质? 思考1:敲击音叉,音叉振动产生声音,音叉与你的耳朵中间隔着什么?说明了什么?
思考2:实验:耳朵在离开桌面一点和紧贴桌面上,听到轻叩桌面的声音相同吗?
思考3:①、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见音乐,做出优美的动作。②.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
师生归纳总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想一想:太空中宇航员即使靠近说话也听不见,这是为什么?那么宇航员在太空中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4、教师演示:会“跳舞”的烛焰
学生思考:观察音响打开之前烛焰的状态,再对比音响打开之后烛焰的状态,想一想: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烛焰获得了能量,这些能量由   声源发出,经声波传播而来。
三、声速
1、教师讲述什么是声速
2、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声速表
3、结论::(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2)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四、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1、思考: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幻灯片出示课本图3-1-1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发声体振动发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引起鼓膜振动→听觉神经
2、科学探密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振动,蝴蝶每秒振动五六次,蚊子每秒振动二百五到六百次.当蝴蝶和蚊子同时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你发现了谁?为什么?
结论:
频率: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人的声带振动能够产生64Hz~1300Hz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20Hz~20000Hz声音。
次声:低于20Hz的声音。
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 超声和次声我们都听不见 !
五、小结: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速、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六、课堂练习
1、声音物体_____产生的,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______形式传播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可以在____、_____ 、 _____中传播。 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____ 在液体中的传播 速度 _____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15时空气中的 声速是______
_【板书设计】        
               第一节       认识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源的振动(声源有:固体、液体、气体)
2、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以声波形式向外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4、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①、频率、 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②、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20Hz~20000Hz声音 ③、 次声:低于20Hz的声音 ④、 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1-17 10:21:18

研修终结成果

最新研修终结成果

推荐研修终结成果

热门研修终结成果

热评研修终结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