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终结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终结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1-08 2019-02-16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内容:

通过选修课程,研修学习和教学实践,提交一篇你认为好的教学案例或者教学课件(PPT)。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利用粘贴复制的方式提交在平台上。)

3.请在作业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项目组

研修终结成果

提交者:学员蓝正荣    所属单位:万源市石塘学校    提交时间: 2019-01-23 10:16:55    浏览数( 0 ) 【举报】

魔幻现实主义与百年孤独

摘要:《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作者马尔克斯力图通过七代人的命运沉浮再现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及社会现实,本文从拉丁美洲的现实生活以及表现手法的魔幻性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现实生活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正是这部作品在1967年出版后西方文坛立即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或者说是文学“爆炸”。它具有如此巨大的震撼力,决非偶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因素。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文学流派,在整个20世纪西方文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特点是把现实放到一种魔幻的环境和气氛中加以描写,换言之,魔幻现实主义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

  《百年孤独》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很大的区别。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现实性”在《百年孤独》中的表现

尽管作品中的现实披上了一层魔幻的外衣,但我们仍能透过这层外衣看到真实的现实生活。作者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深刻地透视了拉美现实。

首先马贡多是个宁静封闭的小社会,作为哥伦比亚的缩影。哥伦比亚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以前,具有牧歌式的古朴与完好。经历着一个原始落后、但没有动乱骚扰的和平时期。想当初,马贡多何尝不是这样。居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耕种牧畜,朴实勤劳,与世无争:“在许多村庄中,马贡多是最有秩序、最勤劳的一个。那真是一个幸福的村庄,那里没有一个人超过30岁,也从未死过人。”“……这块天地是如此崭新,许多事物尚未具名,提起来还得用手指指点点。”但是,他们不知外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不思进取,不求进步,而仍不合适宜地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况下安息生活。

其次马贡多是个愚昧落后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近亲结婚。马贡多的建造者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和乌苏拉夫妇俩就是表亲关系,他们的上一辈也有人因近亲结婚生下了一个畸形儿--长猪尾巴的孩子。羞耻心和恐惧感一直在折磨着布恩地亚一家人,到末了也没有逃脱它的惩罚。布恩地亚家族的第六代人还是生下了一个长猪尾巴的婴儿,“这时,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正沿着花园的石子小路费力地把它拖到蚁穴中去。”整个布恩地亚家族就此覆灭。社会要进步,必须跟愚昧和落后的现象坚决斗争,必须走向文明和开化。拉丁美洲如果一味愚昧和混乱下去,是不是也会遭到跟布恩地亚家族一样的命运呢?

2、对新奇事物的态度。一种是新奇,由于与世隔绝,未见过世面,所以马贡多人见外界的人和事物总感到新鲜、惊讶,处处表现出他们的愚昧无知。在《百年孤独》一开始就写到,吉卜赛人抱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吉卜赛人带来了磁铁、望远镜和放大镜等“新鲜玩意儿”,但是两块磁铁要用一头大骡子和一群山羊来换,放大镜又要用两块磁铁加上三块金币。为了看一下从未见过的冰块,居民们每人要付五个里亚尔,摸一下价钱还要加倍。另一种态度是怀疑、不欢迎和不接受。马贡多人这种少见多怪的愚昧表现是由于马贡多的偏僻和闭塞以及人们保守固执的思想造成的。

3、封建迷信的盛行,马贡多信神信鬼,信预言和天命,信古老的神话传说,信吉卜赛人的历法占卜术等,这都是由于马贡多的原始落后和不开化。由于马贡多与世隔绝,僻远闭塞,致使这种迷信思想变得非常牢固,先进的科学文化很难把它打破。

作者通过对马贡多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病的描写与揭露,从而使人们深切的感受到了正是由于这落后、愚昧现象和腐朽思想的存在,才致使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落后,甚至挨打。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整个拉丁美洲将会更加孤独,没落和衰败,成为帝国主义不折不扣的殖民地,这样最终会导致拉丁美洲民族失去国家独立,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第三,马贡多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里不仅有封建家长制的浓厚色彩,而且有残酷的内战和独裁统治,还有无耻的帝国主义的侵略。

1、家长制。这是拉美近现代现实社会所存在的一种制度,它的危害性极大,使人丧失个性,丧失对民主的追求,造成家族内部的盲目崇拜与独断专行。作品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菲南达的家长专制。作者把一个为了维护自身权威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终身幸福的专制家长的残忍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

2、描写了哥伦比亚内战和殖民者的入侵给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带来的灾难,揭露了专制独裁,反对外国侵略,抨击了独裁统治的残暴和美帝国主义的奴役、剥削拉美各国的行径。马孔多镇的变迁是哥伦比亚历史演变的缩影。最早出现在马孔多人面前的外国人是吉普赛人,他们利用了马孔多人愚昧落后的思想,运用近乎儿戏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骗取了他们的宝贵财富,使马孔多人见识了西班牙人巧取豪夺、贪得无厌的嘴脸。然而这仅仅是马孔多人所遭受的屈辱和灾难的开始。哥伦比亚的两股势力自由党和保守党之间的斗争无休无止,暴力是两个政党,尤其是保守党策划的一项政策,他们用武装起来的匪徒杀害和洗劫了几十万农民,他们马孔多镇上亦是如此。保守党政府军滥杀无辜,激起了奥雷良诺上校率众反抗。他加入到了自由党革命军的行列。布恩迪亚家族从此卷入内战的漩涡。小说正是通过对老布恩迪亚的次子奥雷良诺上校的军事生涯的描述来反映内战的。如果说,愚昧落后是马孔多镇和布恩迪亚家族消亡的内部因素,那么,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则是他们消亡的外部原因。美国人来了,美国香蕉公司的杰克·布朗先生的到来,意味着这一入侵的开始。马孔多人一次次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归根结底,马孔多人的愚昧落后导致了自身的悲剧,内外反动势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作品对帝国主义无耻、疯狂进行掠夺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决心。作品中美国的香蕉公司以最快的速度最霸道的手段在没有征得任何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在马贡多建立了村子,种植了香蕉,开始对马贡多进行厚颜无耻的入侵和掠夺。他们同时又带入了许多人类渣子:妓女、醉鬼、冒险家、赌徒、使一向安宁的马贡多卷入了现代文明的肮脏之中,他们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对人们肆无忌惮的迫害,特别是对香蕉工人罢工的惨无人道的镇压给人们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它使马贡多更加贫穷落后,使人们更加麻木冷漠、更加孤独痛苦,这也是马贡多必然消失的外在因素。同时,作品通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告诉我们,要摆脱民族落后状况,只有靠自救,靠本民族主动地吸收外来的文明,而不能大开国门以外族文明和外族资本的入侵来达到改良的目的。

第四,我们再看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典型人物,书中的人物,皆是侵染着强烈的文化色彩的人物。乌苏拉这个家族中的老祖宗无疑是作者塑造最为成功的典型人物了。她勤劳朴实,当丈夫老霍塞整天痴迷于科学而不能自拔时,他便主动担负起了家里的一切重担,即使到老年她人眼昏花也一刻不停息,忙里忙外。此外乌苏拉是唯一不像布恩地亚家族其他人那样冷漠,对什么事都熟视无睹的人。她充满爱心,极具人情味,关心家里的每一个人,并且始终想扭转布恩地亚家族的命运,即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放弃这个念头。作者在塑造乌苏拉这个形象上可谓不惜笔墨,这是有一定现实原因的,正如马尔克斯自己所说:“乌苏拉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女人,是我描绘的女人的楷模”。甚至作者在塑造乌苏拉时是以作者自己的母亲为原形的,所以作者把许多优秀的品质都集中于乌苏拉的身上来描写。作者塑造乌苏拉的典型意义是:一方面乌苏拉身上浓缩了所有拉美女性的优秀品质:强壮的身体,完美的性格和健全的思维。另一方面,作者认为“妇女能支撑整个世界,以免它被破坏,而男人们只知一味地推倒历史。”马尔克斯怀着尊重历史的态度,嘲讽了男子的狂热,热衷于幻想的发明,荒淫无度。而妇女总是理智的。是她们用肉体和灵魂支撑了民族的延续,负载了民族的历史,在这些方面,乌苏拉是值得称赞的。奥雷良诺则走上了军人的道路,并掀起了几乎影响全国的内战。而内战的起因则是由于政府将强行管理马贡多这个“世外桃源”。这标志着开始了对压迫的反抗。奥雷良诺,即书中的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人,他带领部下经过无数次战斗,终于使政府坐在了谈判桌的对面。可是他所争取的和平很快即葬送在下一代手中。当他发现这一切时已经锤垂老矣。他打算再次战斗来捍卫人们的自由却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

第五,通过对丑陋不堪的拉美现实的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美、对未来生活的理想和憧憬。

1、对美的理想和追求。在《百年孤独》中,作者由于对庸俗丑恶现实的反感,出于对美的理想而塑造了“俏姑娘”的美的形象并描写了她披着床单飞上天去的美好景象。我们不禁要问,作者为何让“俏姑娘”雷梅苔丝这种纯洁、美丽的天使般的人物离开马贡多飞上天呢?原因很简单,这正是基于作者对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在作者看来雷梅苔丝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对她而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是那么俗气,“那些厚颜无耻的男人,那些扮做神父的人,他们上教堂的唯一目的就是想看看雷梅苔丝的芳容”。她的美在马贡多不能得到正常理解和真正的欣赏,人们对她的美总是存有非分之想和邪恶的欲念。而她却心无俗念,经常光着身子在家里走来走去,但却被人们笑话或看热闹。作者的寓意是:美和马贡多人之间还有很大距离,这源于马贡多的落后,社会风气的肮脏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低俗,他们还没有达到能真正正确对待美、欣赏美的思想境界。像“俏姑娘”这么纯洁而美丽的姑娘,生活在像马贡多那么肮脏、污秽的地方,自然没有幸福、愉快可言,有的只是屈辱、孤独和忧愁。所以她才随风而去,永远离开那孤独而肮脏的世界,作者以“俏姑娘”作为美的化身以马贡多的腐朽、没落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希望哥伦比亚、拉丁美洲能尽快走向美好的未来。

2、铲除旧势力的理想。阿卡迪奥第二从运罢工工人尸体的为车上逃回,遇到下4年11个月零2天的大雨,这显然是作者为了表达理想而臆想出来的。大雨冲毁了美国人的香蕉城,摧毁了一切丑恶,这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的强烈仇视,表达了他希望帝国主义在马贡多的势力被彻底摧毁的理想。与其让帝国主义在这里进行残酷掠夺,马贡多人在这种局面中一天天堕落,不如让它赶快毁灭,既然人民愚昧,统治者不能赶走侵略者,不如让老天爷发怒,用大自然的报复方式来消灭丑恶,停止帝国主义疯狂掠夺和马贡多人的继续堕落。最后马贡多被一阵飓风卷走,正是马尔克斯基于自己的理想而设置的结局。让旧世界一去不复返,过去那个陈旧、没落,没有爱情与人道的,封闭孤独的老家族将不会在世上出现,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家族。作者以此预示拉丁美洲必将在团结与合作中强大起来,新的拉丁美洲应实行改革与开放,与世界各国人民建立起友好合作的和平与发展关系。所以作者的理想是:人民从孤独中走向团结,着手建立“一个崭新的,灿烂似锦的,生机盎然的乌托邦,在那里任何人也不会被别人决定死亡的方式,爱情真正成为爱情,幸福得以实现,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最终会获得并且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此书的愿望:孤独落后的现状将被打破,一个团结友爱,进步文明的新世界正在到来,拉丁美洲必将从孤独的梦魇中走向黎明!

二、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幻性”在百年孤独中表现。

首先,小说通过描写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表现魔幻性特征。在小说中,阿吉拉尔的鬼魂不断地出现在布恩迪亚夫妇家里,一直跟着他们,迫使他们离家出走,到马贡多重创家园才得以摆脱。又如,与吉卜赛人一同来到马贡多的墨尔基阿德斯,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了解过去,预测未来,他留下的羊皮书记载着马贡多的历史,也预示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但是读者发现,他早就死在亚洲的一片海滩上,可是,他又复活于马贡多。在此他又再次死去,而他那不甘寂寞的幽灵还会在这里出现,为布恩迪亚的子孙指点迷津。这是一个不受生死界限的约束,纵横往来于天、地、冥界的人物。事实上,我们看来“魔幻”的东西在拉美人民看来却是他们实实在在的“现实”。对于生与死,现世与来世的看法,如《百年孤独》中描写的那样,就是拉美印第安人的看法。《百年孤独》中的阿玛兰塔,用全部时间为自己编织精美的裹尸布,她能预测自己死亡的时间,答应全村人,替他们给故去的亲人捎信,致使设在家里的信箱塞得满满的,来不及写信的,她还应诺给捎口信。这看来是十分荒诞的情节,竟是源于马尔克斯的真实生活,他就有一位像阿玛兰塔这样的亲属,是个老处女,她预知自己的死期,便坐下来织裹尸布,裹尸布织好了,她便静静地躺下,死神果然前来把她带走。就这样,生与死,人与鬼的界线完全被打破。

其次,小说通过对生活中的许多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事物的描写,显示魔幻性特征。如吉卜赛人带来的飞毯可以载人在空中飞翔,他们拖着磁铁在街上走过,磁铁便把各家各户的铁锅、铁盆都吸走,连门铰都吱吱作响,要离开而去。当何塞·阿卡迪奥被人枪杀在家中时,那鲜血流淌成河,穿越大街小巷,到老宅向他母亲乌苏拉报信,血流穿越几个房间,为了不搞脏地毯还懂得拐几个弯,贴壁而行;奥雷良诺第二与情人佩特拉·科特作爱时,就会把极其旺盛的生育能力带给周围的牲畜和家禽,使家中财富剧增;俏姑娘雷梅苔丝最后被飞起的床单裹着升上了天空;马贡多村下了4年11个月零2天的雨,村子几乎毁灭在洪灾之中。

第三,小说在神话、传说的引用中又显示了魔幻性特征。马尔克斯不仅熟悉外祖母的那些鬼怪故事,也熟谙《圣经》、《一千零一夜》,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在《百年孤独》中神话、传说的运用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从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偷食了禁果”,从而不得不离开家乡──失去了乐园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有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影子。他们的长途跋涉有如《圣经·出埃及记》中的塔拉迁居哈兰。下了4年11个月零2天的热带暴雨使人想起人类史上的洪水时期;有人说《百年孤独》是以《创世纪》开始,以《启示录》结束的一部拉丁美洲的《圣经》。吉卜赛人带来的飞毯载着人在马贡多上空飞翔,使人想起阿拉伯神话。而坐下来编织精美的裹尸布以此来消磨时光的阿玛兰塔姑妈,使人记起《荷马史诗》中的泊涅罗帕,这位忠实的妻子,当她的丈夫奥德修斯出门远征时,为了摆脱追求者无聊的纠缠,她白天纺织,晚上拆掉织物,耐心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这样,作者不断地运用手中的哈哈镜、望远镜,乃至显微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魔幻神奇的世界,丰富了读者的想像力,也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他想表现的拉丁美洲的现实。作品把残酷的历史现实抹上非理性的神秘色彩,非理性的魔幻成分突破了狭窄的客观现实范围,为题材的开拓、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作品艺术风格的发挥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

总之,《百年孤独》是一部神奇的作品。马尔克斯将真实与虚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作品的独特风格。本文通过对《百年孤独》马孔多小镇的兴亡过程的描写,全面地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大陆的历史演变和现实生活,揭示了拉丁美洲民深层的文化和心理特征,指出了封闭落后所带来的严重危害,表达了作者对于拉丁美洲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和热情关注。以及通过对整本小说呈现的魔幻色彩,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的描写表现魔幻性,没有逻辑但是又合乎情理,进一步体现“生与死,人与鬼的界线完全被打破。”

 

参考文献:

         1、巴尔扎克《人间在剧》前言[J]文艺理论译丛,1957,(2)13

         2、[4][5]马尔克斯,门多萨。文化生活译丛。番石榴飘香[M]北京,三联书店1982

         3、加西亚.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孤独[M]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4、百年孤独[M]。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

6、朱景东《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巨擘长春出版社      1995

 

 

 


研修终结成果

最新研修终结成果

推荐研修终结成果

热门研修终结成果

热评研修终结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