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终结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终结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1-082019-02-16

作业要求 :

内容:

通过选修课程,研修学习和教学实践,提交一篇你认为好的教学案例或者教学课件(PPT)。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利用粘贴复制的方式提交在平台上。)

3.请在作业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项目组

研修终结成果

提交者:学员程春贵    所属单位:四川省宣汉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1-15 09:23:11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学探索过程。

2.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难点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探究科学发现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四、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2.通过“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五、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过程有了深入了解,在研究这它们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有一种物质在这三个过程中,行为有着规律性的变化,是什么物质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具体引导在这三个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具体变化,进一步引导大家猜想,染色体可能和生物体的什么现象有关?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那么起遗传作用的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呢?这个问题当时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

介绍此菌可感染人和老鼠,顺便解释“败血症”,接下来多媒体课件R菌和S菌的不同之处,强调荚膜的存在才使得S菌表现出毒性。

2实验过程

多媒体展示肺炎双球菌的四组转化实验并提出问题:

①预测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结果会怎样?为什么?

②第三组的“加热杀死”是什么意思?加热的温度控制在多少度?

教师指出加热的温度一般不超过90度,杀死是指S菌失去了感染能力,但里面的遗传物质并没有被破坏。

第四组实验里活的S菌是怎么来的?

提取出的S菌的后代仍然是S菌,这说明什么?

究竟是什么物质使R菌转化为有毒的S菌?

教师多媒体显示格里菲思的猜测:

在加热杀死的S菌中必然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使R菌转化为有毒的S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科学家,为了弄清楚这种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物质,你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引入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同事们的工作,课件显示他们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到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

只有加入哪种物质R菌才能转化为S菌呢?

②加入DNA以后所有的R菌都能转化吗?这说明什么?

教师补充转化的效率其实是比较低的。

DNA水解物是什么?

解释是加入DNA酶,把DNA降解脱氧核苷酸,说明只有完整的DNA才能发生转化作用。

艾弗里的实验说明什么?

艾弗里的实验思路和研究成果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介绍由于艾弗里所提DNA纯度不够高,还含有少量蛋白质,所以在他提出结论之后,并没有被所有的科学家认同

进一步引导学生开放思维,DNA纯度不够高,在实验中可能是什么起了转化作用?

由于此实验的不完美引入下一个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 噬菌体的结构

2 .噬菌体的繁殖

①营寄生生活

②在遗传信息的指导下进行繁殖

③繁殖原料来自宿主大肠杆菌

④子代噬菌体从宿主细胞裂解释放。

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提出问题

到目前为止,一共学到几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实验?

②实验中为什么用35S32P作标记?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45页右上栏的相关信息。

③通过此项技术表明赫尔希的研究思路是什么?

4实验过程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58分钟,掌握实验基本步骤,阅读结束后,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和实验有关的一些问题,了解学生对实验原理和相关步骤的掌握程度,同时强调实验的一些细节,比如保温时间很短,这有助于学生对后面实验现象的分析。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先分析35S标记的实验现象

引导分析

①上清液放射性很高,说明上清液主要成分是什么?

②沉淀物放射性很低,说明在大肠杆菌体内有没有被标记的35S

③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与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

④说明噬菌体在繁殖的时候有没有用到蛋白质呢?

多媒体课件显示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

①上清液放射性很低,说明上清液有没有32P呢?

②沉淀物放射性很高,说明在大肠杆菌体内有没有被标记的32P

③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进行检测,与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

④说明噬菌体在繁殖的时候用到了哪种物质?

最后引导学生把这两个同位素标记实验综合起来分析,由学生归纳出结论。

Flash动画显示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繁殖的过程

提出问题:教材45页右下栏,在上述实验中,如果用14C18O标记行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历经24年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启发学生从中得到那些启示?

学生讨论总结四点

①能准确的进行自我复制,传递给下一代。

②要有储存大量遗传信息的能力

③结构要比较稳定,不容易被破坏

④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和代谢

讨论作答:蛋白质更适合作遗传物质,因为DNA仅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很难和生物多样性联系在一起,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许多种,在各种各样的排列顺序中很可能就蕴藏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六、板书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材料:R菌,S菌,小鼠

2.过程:

  3.结论:“转化因子”存在,使R菌转化为S

艾弗里:分离,单独转化

结论:DNA才是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噬菌体结构

2.噬菌体繁殖

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4.实验过程

5结论:DNA才是遗传物质

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细胞生物:DNA

非细胞生物:DNARNA

七、教学反思

采用“探究-发现”的教学方式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的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这就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思考分析和讨论中,学生的科学想法得以表达和流露,科学探索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这对他们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教学内容是微观世界,学生没有感知认识,理解上较难,教学中应通过微课、视频等方式来突破。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1-15 10:00:18

研修终结成果

最新研修终结成果

推荐研修终结成果

热门研修终结成果

热评研修终结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