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探究

  发布者:王言芳    所属单位:万源市第三中学校    发布时间:2019-01-10    浏览数( -) 【举报】

1.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根据历史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能够有有效地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1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以声音(教师的讲授)、文字(教科书、板书)。教学时间仅能满足书面教学的内容,且内容单一。而以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则可提供视觉刺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呈现与教学内容关的其他内容内容多样化。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能够有效的保证教学知识的连贯性,方便学生连贯认,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提高教学质量。

1.2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作为知识的灌输者。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则以老师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学生为学习的探究者。教学方式由传授式转变为辅助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转变为“学习式”研究式”相结合的模式。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的研究者,助于学生的个体个性化。

1.3 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随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师生互动方式也必然会发生变革。学生由接受者变革为接受者与研究者相统一,教师由传授者变革为辅助者。师生互动由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动,师生关系也会逐渐转变为平等、和谐使师生之间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

2. 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方法

    随着历史课程的改革,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2.1 教师方面:

    2.1.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使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1.2 提高史料的充实性。历史的文科性质决定了教学过程更多的是阐述史实,史料分析等等。常规的历史教学将大部分实践都用在了写板书、划重点上。运用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科学整合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就能保证课程内容的充实性。

    2.1.3 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当代中学生,重视教材的可视性尤为重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素材,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2.1.4 科学的为信息技术与历史学整合提供场所。计算机硬件作为信息技术的必备要件,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硬件基础,保证学生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探究场所使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得以提升

2.2 学生方面:

2.2.1 学生应正视自己的地位。学生应正视自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应主动的、有目的的获取材料。

2.2.2 学生应具备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能力。学生应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使自己迅速搜索网络上与历史相关的知识,应该对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功能有一定的掌握。

2.2.3 学生应注重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计算机实现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个别化学习对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是很有帮助的,而协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给出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精益求精。

3.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实践过程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实践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 课前合理安排,科学授课。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有一些制作优良的可供下载借鉴的课件。结合本人的知识水平,在课前制作与历史课程课件,为信息化历史课程授课奠定基础。结合本校实际(1间多媒体教室和120台计算机的微机室)及本地的基本生活条件(经常停电),本人每周为我所教的每一班级安排多媒体历史教学课程或信息交流课程1节。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

3.2 营造历史氛围,引入课程。

在导入新课程时,为使学生对本节历史课程产生兴趣,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尽快融入学习历史课程的环境,就需要教师准备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相关资料。

我在讲授《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在网络上下载好的《凤阳花鼓》的视频材料,随后引出本章节课程的问题,唱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谁?他建立了是什么朝代?由此引入学习明朝的历史。

3.3 创设问题情景,发散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等形式,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供师生共同探究。

我在讲《名山五岳》时,我让学生对观看的秀丽风光及五岳的所在位置的几幅图片进行分析其反映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浏览材料。主动提出所需要的信息,尤其是了解静态图片后的动态信息,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3.4 崇尚交流合作,师生互动。

学习需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融入学习环境,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都得到相应的提升,逐步使课堂面向每一位学生,达到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交流学习能力。

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环境,形成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以小组教学为重点,组建“一帮一”帮带小组,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使学生之间关系和睦。

对待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交流协作。老师将好的知识发送到服务器,学生也可以将自己解决的问题、发现的问题通过计算机发送到服务器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都能了解学习历史知识遇到的好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4.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虽然对教育教学有较多的有利因素,但是要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4.1 在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应把握计算机应用的原则:

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计算机不可能代替教师,信息技术也不能代替教学。传统的教学中,面对面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都是计算机网络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计算机与历史教学的关系,避免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万能”。

4.2 在安排计算机信息交流课程时,教师应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信息检索的能力:

教师应特别注意,计算机信息交流课程是学生自主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课程。如果学生连计算机信息检索都不会运用,那么上好信息交流课程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在安排计算机信息交流课程时,应与计算机教师进行衔接,了解学生是否学习了搜索信息的计算机课程。以使计算机信息交流课程得到实效。

5.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教改的一大课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究。虽然现在还处于探索、研究的阶段,但是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过程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的整合科学发展。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