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走进童画,读懂童心

  发布者:刘春    所属单位:桐城市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8-12-25    浏览数( -) 【举报】

走进童画,读懂童心

桐城市实验小学  刘春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认为在低年级儿童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最根本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追求儿童美术技能、美术知识的掌握,应该更多地通过幼儿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孩子全面、健康的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不应该以成人学画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更不能以成人的审美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要从那些看似信手涂鸦的符号、线条、色彩中看懂学生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心理。

因此,在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家长首先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绘画故事。对于孩子的涂鸦作品,大人很容易以成人的眼光来判断,当孩子们的作品呈现在眼前时,我们下意识的会去想“这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而这时候我们其实应该蹲下来,听听孩子的讲述,从而了解孩子想要表达什么。

我的女儿就很喜欢用涂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有一天她画了一扇打开的门,一个长头发的人正走进来,另一短头发的矮小的人咧嘴笑着伸着手,她告诉我,长头发的是妈妈,短头发的是宝宝,她在迎接妈妈下班回家,我也从中了解到,每天我上班去时,女儿都很想念妈妈,所以,一听到开门的声音就会笑着来迎接我。

还有一次,她画了一张床,一个人躺在床上,下面有些黑点,她说那些黑点是眼泪,因为做错事被批评,后来躺在床上想想就哭了。不过这些属于比较形象直观的涂鸦,大人容易读懂其中所表达的意思,更多的时候,由于儿童绘画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的局限,那些涂鸦作品一时间我们领会其中的意义,则更需要我们去与孩子交流,深入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曾经有个学生画了一高一矮两个人,高的那个肚子大大的,矮的那个站在一边,她说那是她和妈妈,这幅画乍一看很普通,但是翻看她以前画的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画,孩子都是和妈妈牵着手的,而这一幅却只是站在旁边,再回想到她最近这些日子变得比较沉默,我猜测可能是有事发生,后来我了解到,原来她的妈妈又怀孕了,而她很担心妈妈有了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后会不喜欢她不要她了,这幅画则表现了她对于妈妈的怀孕而产生的心理上的不安与失落,当我知晓这一切后,便和她的母亲做了交流,使之注意到女儿的心理感受与变化,让孩子明白妈妈不会因为又有了小宝宝而不再疼爱她。这正如哥特鲁德•肖腾洛尔所说的,“涂鸦就像一幅地图,描摹着内在的风光,它一方面描画出了有待处理的障碍,另一方面表达了障碍的来源和处理的途径。”

另外,除了从孩子们的线条涂鸦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动态,我们还可以从孩子对色彩的偏好来推测孩子的内心情感和个性特征,色彩与孩子的心理及情绪,有着相当的关联,色彩偏好与性格有很大关系,孩子对色彩无意识的选择,有可能说出了孩子的内心秘密,他的深层个性与性格特征,甚至可以透露出他当时的情绪是快乐还是忧伤。儿童色彩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孩子极端地热爱某一种颜色,他的个性往往非常突出,这种个性常常是他优点和缺点的“爆发点”。

美国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用一年的时间,收集整理15025岁幼儿所作的画,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对于孩子来说,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意义,例如二种具有不同颜色的线条重叠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即代表孩子内心有二种不同的愿望、感情相互纠结着。

色彩与其所反映的幼儿心理和性格特征主要关系如下: 

色彩

性格心理特征

黄色

依赖心较强,宁愿一辈子扮演小孩子的角色

蓝色

唯我独尊,自私欲较强

红色

性格刚烈,喜欢惹是生非,感情丰富

粉红色

有爱心,温柔,乖巧,体贴

橙色

活泼外向,个性随和,但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紫色

敏感,情绪容易波动

绿色

开朗,随和,有上进心

我们在日常的绘画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这些儿童色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色彩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并运用色彩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巧妙地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孩子对于色彩的偏好与执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有时可能是被父母塑形的结果,有的则是因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所致。 既然颜色说出了孩子的秘密,我们可以运用简洁有效的颜色疗法,来对孩子的某些极端个性加以矫正。美术老师可以针对孩子的特性,运用健康积极的颜色加以干预,让孩子更加健康阳光的成长。例如:对于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勇气的孩子,教师和家长可引导他多使用红色绘画,多接触和观察红色事物,因为红色可以使人的性格带有一定的冲动性、攻击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勇气。

 一位精神医生说过,在儿童绘画与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的动作发展、情绪反应、人际关系等重要指标。孩子手绘的画面是抒发自己情感的媒介,其内容表达了孩子当时的心理状况,所以,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不仅仅要给予学生绘画作品赞许与鼓励,更要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画作,读懂孩子的心声,及时解决学生的情绪问题,从而使孩子的心理、生理健康发展,以实现儿童绘画教育的根本目的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