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作业周期 : 2019-02-26 2019-04-30

所属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在我们生活当中是很常见的几何体,但又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好讲,且很多同学在这个章节失分,所以这里安排坊员们对这节课在深入剖析,认真备课,写来自己的计划。

   

发布者:汤鹏飞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提交者:学员孙保侠    所属单位:固始县北关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3-09 10:29:53    浏览数( 0 ) 【举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基于标准

结合生活情景和实物认识长方体。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首先呈现四幅情景图,图中分别有长城、高楼大厦、冰箱、柜子、电视机纸箱。这些情景都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如,垒长城的砖是长方体,电视机纸箱是正方体等等。教材把这些物体都用红色箭头标示出来,由此引出长方体,让学生了解到长方体和正方体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材通过例1,从身边实物开始观察,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观察认识长方体。在此基础上观察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使学生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一些直观的认识。

教材通过例2,教师指导学生用小棒做长方体,认识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

1、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1)一年级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可以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几何图形。

2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能简单归纳出几何图形的特征。

2、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

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3、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出现的困难:

学生空间观念较差,观察立体图形有困难。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3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借助情境图和实物,初步认识长方体

任务二:认识认识长方特征,知道长方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任务三:通过制作长方,认识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

任务四:通过观察事物,学生认识到正方体是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城的立体图形,是特殊的长方体。

【评价标准

1、 能用语言描述出情境图和实物中的长方

2、 能说出长方特征,能指出两个相同的面。

3、 能制作长方,可以指出长方的长、宽、高。

【评价方式

以交流式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进行。

1、交流式评价。

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如下,根据学生对一下问题的回答情况检测任务的完成。

问题A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问题B:请你说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是长方体与正方体

问题C: 拿出你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一摸,说说感受。

问题D: 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长方体有几个面、棱、顶点?        检测任务二。

问题E: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问题F: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问题G: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问题H:正方体的棱和面都什么样的特征呢

问题I: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检测任务四。

2、表现性评价。

通过共同制作长方体,观察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的表现以及问题的回答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学习难点

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含有特殊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铁丝框架作教具。

学具准备:茶叶盒、化装品盒、牙膏盒、墨水瓶盒等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任务一:借助情境图,初步认识长方体。

1、观察主题图。

师:出示城市风景图。问题A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 师:问题B:请你说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是长方体与正方体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借助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独立思考、共同探索

任务二:借助实物,初步认识长方体。

1、问题C: 拿出你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一摸,说说感受。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一摸,说说感受。通过观察、触摸长方体实物, 使学生建立面、棱、顶点的概念,为探索长方体的特征作好铺垫。

任务三:借助实物,初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问题D: 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长方体有几个面、棱、顶点?

问题E:长方体有几个面有什么特点

问题F: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问题G: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以自学提纲为依托,指导学生4人一小组,自主分工,动手操作。通过学具操作,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中探究发现,然后交流并把发现填写在书上28页的表格上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做好板书。

设计意图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在动手尝试中发现,在讨论中明理,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在质疑中发展,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逐步发现长方体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任务四: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通过刚才的填好的表格,引导学生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重点要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特点完全符合正方体,而正方体又有些特殊性,也就是正方体不仅对面相等,而且6个面完全相等;不仅4条棱相等,而且12条棱都相等。

设计意图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尝试中发现,在讨论中明理,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在质疑中发展,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逐步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实践应用,发展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1、基础训练:主要是完成教材31页中的第1至第5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新知识,运用所学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2、拓展训练:布置实践作业:用硬纸板做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和一个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5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后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表面积等知识作一定的铺垫,同时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主要是采用提问方式进行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你有什么收获?3、你还有那些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及反思,学生可以把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再整理,使学到的知识更牢固。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                             正方体

     6个   长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6个   正方形  完全相同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12条   所有棱长长度相等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   8个                                          8个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