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请按要求提交《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篇 作业周期 : 2018-12-19 2019-04-30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作业标题 :请按要求提交教学设计一篇
作业周期 : 2018年12月19日至2019年03月1日 
作业要求 :
请提交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篇,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
有机整合。
2、合理使用教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实破方法切实有效。
3、具有完整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分析、课型、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
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结构完整,步骤清楚,文字简洁流畅,板书板图规范、直观。
4、请各位坊员注意时间截止:2019年3月1日。
5、此教学设计直接在框内编辑。

6、雷同无效!

发布者:胡玲玲

请按要求提交《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篇

提交者:学员彭兰兰    所属单位:固始县国机励志学校    提交时间: 2019-03-08 16:01:57    浏览数( 0 ) 【举报】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因需送教下乡,所以选择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作为示范课。同事们都说这节课很难上,特别是这次要面向农村的学生。是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很难上,但笔者选择这节课的目的是想探索“难课在农村小学怎么上”。 
  经过五次试教,在不断的反思中形成了以下学案。 
   
  一、引入 
   
  1.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装在信封里,现在倒出来看看,有哪些学具? 
  2.请同桌把这些学具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到几个? 
  3.分一分。(有学生认为多了一个圆形就放在中间,有学生把一个圆也平均分成2份) 
  4.汇报分的情况。 
  5.师:分时遇到了什么问题?(1个圆形不能平均分成2份)有人分了吗?怎么分的? 
   
  二、学习新知 
   
  1.认识1/2。 
  (1)每人分到2个,用2表示;每人分到1个,用1表示;每人分到半个,该用一个怎样的数来表示呢?请大家想想办法,想好后可以到黑板上来写一写。 
  (2)你用哪个数来表示?(0.5、1/2、2/1)这些数表示什么意思呢?你在哪里见过? 
  (3)大家很有办法,用自己创造的数来表示半个。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方法――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半个,也就是说每人分到这个圆的1/2。跟谁的方法一样? 
  (4)谁听见老师是怎么读这个数的吗?又是怎么写的呢? 
  (5)1/2也是一个数,说得更具体些,它是一个分数。 
  (6)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同时比一比,看谁跟分数最先交上朋友。 
  2.探究1/2。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同桌再分一分、说一说。 
  (2)再次汇报分的过程及结果。 
  (3)你怎么看出平均分成2份的?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2份看得更清楚?(把折痕画出来) 
  (4)(指名)你分到多少?在哪里?为了跟你同桌区分,把你的作个记号,划上斜线。(指同桌)你呢? 
  (5)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这份是这个圆的1/2,那份也是这个圆的1/2。也就是说,任意一份都是这个圆的1/2,或每份都是这个圆的1/2。 
  师:还可以说得更简单些,即每份是它的1/2。 
  (6)读一读,你觉得哪些字词比较重要?为什么? 
  (7)观察图:有几个1/2?2个1/2合起来是多少呢?划斜线的这份是圆的1/2,那么整个圆是划斜线的多少呢?空白部分呢? 
  (8)刚才找到了圆的1/2,再任选一个学具,折一折、画一画,并划上斜线,表示出它的1/2。 
  (9)展示:上面图形中,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吗?为什么?(指名说说怎样得到的1/2) 
  结合图,说说1/2中的2、/、1分别表示什么? 
  (10)看着图,有问题提吗?或有什么话要说? 
  3.创造1/()。 
  (1)刚才把图形对折1次,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图形的1/2。 
  还能继续对折下去吗?(能)那么,其中的1份是这个图形的1/()呢?请大家用刚才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颜色的方法创造1/()。 
  (2)创造1/()。 
  (3)展示、汇报。 
  如1/4:你是怎么折的?这个1/4表示什么意思?从图中还能找到这样的1/4吗?共有几个这样的1/4?4个1/4合起来就是――1。 
  (4)猜一猜、想一想。 
  看着图与分数,如1/8,它是怎么折的?1/8表示什么?看到1/8,还想到什么? 
  (5)1/4、1/8与1/2一样,都是分数。从图中,可以看出1/2、1/4、1/8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4.创造()/()。 
  (1)刚才把图形对折1次、2次、3次,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只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得到1/2、1/4、1/8。那么,能不能涂2份、3份,甚至更多呢?又会得到一个怎样的分数呢?请大家用刚才的方法继续创造分数。 
  (2)先思考准备涂几份,再创造分数。 
  (3)汇报:你创造的分数表示什么? 
  如2/4,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2份涂色,涂色部分是它的2/4。联想:看到2/4,还想到哪个分数?(2/4、4/4等)各表示什么? 
  (4)2/4、3/4、4/4也是分数,与前面的分数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5)你认为分数还有吗?写一个,并读一读。 
  如7/8,其中的8、7各表示什么?7/8呢?看到7/8,还想到哪些分数? 
  (6)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如7/8,8是分母,/是分数线,7是分子。 
  三、练一练 
  1.观察主题图,用分数说一说图意。 
  2.看图写分数。 
  3.出示一条彩带。 
  (1)猜一猜:平均分成几份?这一份是多少? 
  (2)补充:1分米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然后看图填空。 
  (3)汇报:你是怎样想的?除了这三个分数,还想到哪些分数? 
  (4)出示第二条彩带。想一想:哪条长?为什么? 
  四、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你脑中的分数是怎样的? 
  2.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认识分数的?(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比一比等) 
  课后反思: 
  1.在磨课中,学会课前研究。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钻研教材,通俗地说就是读教材、理解教材,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本单元是第一次接触分数,主要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分数的简单加减法。由于是初步认识,本册教材涉及到的分数,分母都不超过10。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抽象地学习分数的一般意义与各种性质,并且所有形式的分数都在研究范围之内。所以本节课中,不能盲目地提高教学要求。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是以“平均分”为基础,与倍数也相通,同时又是后继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基础。 
  钻研教材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对教材作出恰当的处理。本教材是将“认识几分之一及几分之一比大小”作为一课时。笔者将“认识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整合为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对分数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将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在磨课中,学会处理课堂上的生成。 
  课前预设教学流程时,要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学中,教师最希望学生能按预设的程序进行,害怕出现生成不会处理。其实,课堂上可能会因为生成而精彩。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折出圆形的1/2时,学生说这条折痕就是圆形的对称轴,其他学生检查自己的图形后表示赞同,此时教师没有发表意见。在创造几分之一时,学生介绍1/4的折法时,说:“把长方形对折再对折,把对称轴的折痕画出来,平均分成了4份,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这1份就是长方形的1/4……”不等该学生说完,就有学生举手表示有意见。他们认为:这2条折痕中只有1条是对称轴,不能说把对称轴的折痕画下来,确切地说是把平均分的折痕画出来。创造1/2时,折痕是对称轴,辨析的理由不充足,所以暂时放一放;创造1/4时,争辩时机到了,折痕中有对称轴,也有不是对称轴,所以给时间让学生辨析,达成共识,再次加深学生对图形对称轴的理解。因此,一旦课堂上出现生成,教师不要手忙脚乱,而要思考:要不要处理?何时处理?怎么处理? 
  3.在磨课中,学会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逐步转化过程。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潜能外化的规律,所呈现的教材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理想状态是:认识1/2后,学生能创造几分之一,接着会创造几分之几。其实这样想、这样做的教师把学生估高了,到最后只有几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其他学生都很茫然,学习气氛沉闷,原因就是把要求拔得太高。“从整数的认识到分数的认识是一次质的飞跃”是有道理的,1/2还没认识到位,学生怎么会去创造其他的分数呢?所以在教学时,应这样设计:(1)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引出1/2;(2)重点认识1/2,理解1/2的意义,并折出图形的1/2;(3)创造几分之一;(4)创造几分之几。这样设计,从集体学到自主学,学生具备了学的条件。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从不会到会,从学会到会学,更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 
  在课改中磨课,给我的启示很多。要设计好一节课,应从目标的定位、学习材料的选择、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认知起点与认知规律等多方面考虑,让学生先学扎实,再学创新,逐步提高要求,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提高和发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