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校本研修成果】+学校名称 作业周期 : 2019-03-04 2019-04-20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学校名称
作业要求 :
谈谈关爱学生的显性化管理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只有亲近老师,才能接受老师,教师才能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任务。然而实际教学中,老师说我对学生很好,很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然而学生却说,老师一点儿也不对我好。什么原因呢?主要是老师和学生的认识不一致造成的。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就是要解决这个师生认识不一致的问题,把我们老师的关爱通过显性化的措施,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感受到,也让我们的教师有个标准,容易操作实施。
方法方式:教师小组讨论、调查学生、师生交流等;
上传方式:格式不限;其中反映活动、并配以简短文字说明的图片不少于2张,显性化举措措施不少于6个,字数不低于300字。请在4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请尽快提交作业,以免影响您的学习成绩。

发布者:程鹏

【校本研修成果】+学校名称

提交者:学员汪源    所属单位:传流店乡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4-01 00:41:35    浏览数( 0 ) 【举报】

                               【校本研修成果】

                                                       传流店乡中心小学    汪源

  如何根据学生的显性差异,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课题,有着十分广阔的研究空间,但在目前我们至少可选取一些角度来做一些研究与实践。语文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 听、读”主要是指从外部吸取语言材料,即输入。“说和写”则是运用掌握的语言材料进行表达,即输出。为了贯通输入渠道,使输出不感枯竭,思维训练便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着重谈谈如何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根据学生之间显性化的差异,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一、异中求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能善于深刻的思考问题,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不单单地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

实例一:《落花生》(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9册)

这个按点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重点句:“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利用反馈技术的选择功能对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情况进行检测,以选择与阐述理由中充分暴露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落花生》一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显示,在以上这道题的选择中,96%的学生选择了更愿意做——“②像花生那样的人”, 4%的学生选择了③其他,没有一位学生选择选项①。很显然,这个几乎是一边倒结果的产生完全是因为受文中父亲所说的那段关于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的话的影响。而课文中作者的本意是赞扬落花生的默默奉献精神,并没有要以此贬低苹果、桃子、石榴的意思。文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只是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这种根据学生的在回答中出现的显性差异所生成的认知差异予以导向性的评价,无疑会直接影响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思维的深度、广度乃至教学的效果。教师根据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如此处理既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心,学生思维认识也深刻了。

  二、角色体验,培养思维的敏锐性

  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于无疑处善疑的本领。教师应对学生善加启发、巧加点拨,让学生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看似普通话句、寻常词语的丰富内涵。

实例二:《猫》(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8册)

这个按点的设计,是根据学生在预习本上提出的问题来设置的。这样的疑问显示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词语的表面意思上。舍先生笔下的成猫、小猫都浸透着作者的喜爱之情。那为什么说古怪也是可爱?教学伊始,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选择,结果只有37%的学生认为“古怪”的猫可爱。这个统计结果所暴露出的大部分学生的认识显然背离了作者老舍先生的原意。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选择中明显的差异,教师以“假如是你养的猫,只老实的猫可爱吗?只贪玩的猫可爱吗?只尽职的猫可爱吗?”作了一连串的假设,可谓循循善诱,在思辨中、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只老实的猫是懒猫,只贪玩的猫是疯猫,只尽职的猫是呆猫。既老实又活泼,既贪玩又尽职,该玩就玩,该睡就睡,该捉老鼠就捉老鼠,这样的猫多可爱。课文中的“古怪”不是说性格不稳定,而是说性格丰富多样。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学中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引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大胆置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实例三:《松鼠》(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9册)

此按点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思辨的能力。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显示,全班学生各执己见,选择①和②选项的学生差不多各占一半。针对学生的显性化的差异选择,学生进行了非常精彩的陈述:

  “这两句话,如果放进这篇文章中,就显得非常不和谐。我没有亲眼见过松鼠,读了这篇文章,了解到松鼠原来是个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我感觉自己很喜欢它。可是,文章最后却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我在读到此处时,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我认为这两句在入编教材的时候应该去掉才合适。”

“这两句话大可不必去掉,这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从说明的角度看最后两句,这只是作者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将松鼠的一个特点客观地呈现出来而已。”

 注重学生差异的显性化,着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应该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师的预设本领,全力发展课堂机智

教师必须在课前要吃透教材,多角度地切入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信息,了解文本的辐射信息。研究透学生,对学生要作充分的估计、预测。在此基础上要预演课堂,将自己虚拟地进入课堂,让自己、学生、情景等因素都动起来,获得对不确定性的会意,促使自己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进入课堂,并能做到不变应万变。课堂中学生因为认知水平的差异,在理解和认识事物中的差异显性化也会随之而产生,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及时地根据新的生成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效地开展差异教学,采取解决、得当、有效的措施,将教学引向深入。

 2、正确处理好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的关系

   过份的确定预设和封闭,缺乏必要的开放和生成,课堂教学则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单纯依靠开放则使课堂会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性,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高效的发挥。因此教师必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促进有效生成,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放出异彩。


附件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