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ppt的有效使用对教学的作用

发布者:李新宇     发布时间:2018-12-27 浏览数( 0) 【举报】

通过PPT课件来突破知识点中的重、难点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注意在制作中多采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数学探究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PPT课件来突破知识点中的重、难点。课堂教学中,数学课用到最多的是PowerPoint课件,形象、逼真、声形结合,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教学基础,需要制作一些本课所需的课件。如,数学混合运算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算是一个难点。一般的学生出错率较高的就是运算顺序这一环节掌握不好。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上PowerPoint课件来突破这一重点。笔者的做法是:①出示混合运算试题,判断每道题的计算顺序;②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③再现课本的章节知识点。通过这三步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还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一知识点,学生怎么也转不过弯来,题目是这样的:许多正方体有序地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光靠老师的嘴说,是不能明白的,因为这是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笔者当时就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通过课件的幻灯演示,来揭示出一层正方体上面是如何一层层地重叠的。通过这种幻灯的演示,学生很轻松地就可以数出每一层的正方体的个数,然后将每层的个数相加,得数就是总的个数。重难点就这样被轻松突破,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容易。PPT课件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使数学教学从枯燥无味走向生动活泼,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形象。尤其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中,PPT课件的重要作用就更加明显。小学教学插图是教材的一部分,但静态插图借助多媒体动起来,就会创设出一种新的教学情境,对于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便于学生掌握和较好的理解。
 

2

运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系统性较强,要求学生思维空间不能狭隘,PPT课件的利用就能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笔者在教《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分数的意义的理解需要思维课件拓展,笔者设计课件:①一颗苹果树上结了10个大红苹果;②6只小蜜蜂正采蜜,一共采了18桶蜜……赋予生动的画面,明快的色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讨论:①图中的那些事物可以看作是单位“1”?②可将事物均分为多少份?这样的分法有几种?③如何用分数表示?
 

学生在课件的刺激下思维活跃,积极发言:把10个苹果、18桶蜜、6只蜜蜂分别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将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同时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大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扩展。
 

应用PPT课件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中心,重视教师的讲解,而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这种教学模式未能兼顾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个体差异性,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常常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应用PPT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以图形交互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空间与时间,从而激发学生口、眼、耳、手等感官的参与,优化传统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进而不再以教师作为中心,尤为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之间也团结合作,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应用PPT课件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这也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技能。教师需要熟练地操作PPT课件,学会有关的基础知识,在应用PPT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防止随意地滑动鼠标打开不需要的界面,在应用PPT课件之后,注意切换屏幕以及清屏,不可以长时间地停留在不需要的界面上,且注意画面的反馈与交互功能,切实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以使学生多练和多讲,有效地感知与建构知识。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