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丁世恒 发布时间:2019-02-25 浏览数( -) 【举报】
校本研修主题【一】
---丁世恒
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研 究
小学数学教学“两极分化”指的是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优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是指学习兴趣高涨,完成学习既定目标,评价成绩暂时在同学前沿;“后进生”指的是因身心某些障碍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数学方面的潜能的学生(如获取数学信息、加工和运用数学信息、保持数学信息等),他们的数学成绩与潜能发挥之间存在着差距而导致学业的暂时“落伍”,不能适应常态学习,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等措施给予补偿和转化。
关注后进生学生的学习基础。为此需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分别从高、中、低三个年段进行,以数学学习特点、学生兴趣、家庭背景、成绩基础、作业情况等几个方面出发,在数学学习后进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座谈及心理咨询,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掌握第一手资料。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且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让学生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一些生活情境,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我们设计的趣味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关注全体学生。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在不同层次上都会有发展,在不同方面都会有各自的才能,别让自己的学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对于小学生,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小通过教育来改变他们未来的。要关注全班每个学生,要有“一个也不能少”思想来对待。
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的活动过程,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教法,必将打击学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在目标的确定、新知的探求、练习设计中要分层设计、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充分调动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事实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参与,而且是思维的参与。
倡导小组合作,发挥个体作用。营造自主合作的环境。教室内的桌凳按小组讨论式进行摆放,教室四周布置小黑板以利于学生随时展示,在教室的墙上醒目的位置悬挂一堂课学生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创新实践。”通过营造这样的浓厚氛围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合作小组成员一般由4--5名学生构成为宜。组内成员要搭配,依据学生学力的水平、兴趣的深广度、思维的敏捷度、等而定,并进行分工,如组长、作业检查员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而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互赖,防止出现“搭便车”的状况,有利于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同伴互助、优势互补、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