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实践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提交特色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8-11-202019-03-30

作业要求 :

参训学校参考校本研修方案组织开展研修活动,参训教师参与研修活动并进行实践,形成教学实践成果,并将此成果上传至平台,工作坊主持人对其审核。教学实践成果可以为但不限于:

一节完整课堂实录或一节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微课程或一份教育科研成果,如课例、论文等。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提交特色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王艳    所属单位:门源县青石嘴镇寄宿制小学    提交时间: 2018-12-30 09:46:13    浏览数( 0 ) 【举报】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与交流,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多种计算方法,并感知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通过和整数乘法的比较,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列竖式进行计算。
            3、渗透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教学理念: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
  三种学习方式。本节课,意图让学生主动建构,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最终达到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等多元化目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发认知冲突
  同学们,秋天到了,好多水果都成熟了,你们肯定都很喜欢吃水果吧!让我们一起去大统华的水果超市逛逛吧!(课件出示带标价的水果图)
  苹果每千克3元     甘蔗每千克0.9元  
  现在就请你来买一种你喜欢的水果吧!
  学生选择,然后全班交流。
  老师先买了2千克苹果,算算老师花了多少钱?
  后来又买了3千克甘蔗,你知道老师花了多少钱吗?
  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先自己计算,然后和同伴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小组发言:(1)0.9×3是3个0.9相加,我可以用小数0.9+0.9+0.9,打竖式计算出来就是2.7元
          (2)0.9元就是9角,3个9角是27角,就是2元7角,也就是2.7元。
          (3)也可以向整数一样列竖式计算
  比较:加法和乘法的竖式计算更简单一些。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爱吃水果引入生活情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自然连接起来,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2千克苹果的
  价钱,学生很容易计算,紧接着抛出3千克甘蔗,也
  就是0.9×3,是学生没有遇见过的,这时就产生了认
  知上的冲突,而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个冲突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因为它在学生的最近发
  展区内。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与交流,了解可以有多
  种办法来算出0.9×3的结果。感受到了算法的多样化
  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二、主动参与 ,体验过程。
  1、同学们,今天超市西瓜特价,每千克只要2.35元,小明的妈妈要买3千克西瓜,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先用加法计算,再用乘法计算)(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列式,师板书:2.35×3
  你能自己计算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方法简化成加法和乘法,并通过小数加法的计算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感知小数乘整数它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相同,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那如果我们要购买的不是3千克西瓜,而是32千克西瓜,该
  付多少钱呢?
  学生列式2.35×32
  该怎样计算呢?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你的同伴
  交流。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的认知再次产生了冲突,用加法来计算,显然不够简便,用乘法竖式显然是最优的办法。这样,学生就从多种计算方法中体验到乘法的最优化。

2、试一试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看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2×12       2.8×53        103×0.25
  告诉同伴,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揭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计算器这个计算工具,学生能很快发现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新课程中提倡的利用计算工具帮助学生寻找规律的很好体现。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快拳出击
  (1)根据148×23=3404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 =          148×2.3 =
  148×0.23 =         1.48×23 =
  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针对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联系而设计的基本练习,通过这组练习,学生能进一步感知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在计算方法上的相通之处,还能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明确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它的积就有几位小数,为以后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
  (2)练一练
  3 . 7          0 .1 8       4 . 6         3 5
  ×  5           ×  5     ×1 . 3     ×0.2 4
  同学们,让我们比一比谁的计算本领强。请同学们在书上完成。
  校对时,说说是怎样对位的,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
  设计意图:在这组练习中,学生除了要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外,还要能正确的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还要能了解小数乘整数的竖式的对位及写法,即按整数乘法的方法对位并计算,最后点上小数点。这对以后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3)同学们,你能自己列竖式计算出下面的结果吗?
  0.68×9     3.24×65     32×1.9
  54×0.41    1.05×24     0.217×18
  请一、二组的同学做第一行,三、四组的同学做第二行,6人板演。
  做完以后,同桌的同学交换检查,并检查板演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此项练习是在学生已经明确列竖式计算的要求、书写格式以后进行的,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而且相互检查,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评价的能力。
  2、大挑战
  你能算出0.12+0.12+0.12+…………+0.12的结果是多少吗?
                      555个
  交流,说说自己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设计意图:学生能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自己列出乘法算式,并正确计算出它的结果。在这里加法变的非常困难,而乘法却显示出它独特的优越性,学生从中体验到虽然算法多样化,但我们还要选择最优的、最适合的方法,这就是多样化基础上的最优化。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什么物体的速度最快吗?
  对,是光。它的速度有多快呢?
  是每秒300000千米。
  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只有每秒0.33千米,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的原因了。那闪电离我们有多远呢?
  出示:小华看见远处打闪后,经过3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从打闪起到看见闪电的时间略去不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交流。
  设计意图:打雷是生活中经常遇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此是非常熟悉的,运用今天所学的小数乘法能计算出闪电离我们有多远,这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新奇,在不知不觉中又再次巩固了计算方法,并很好的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增进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上个星期天,高老师开车去苏州乐园玩,苏州乐园里我们家大约有200千米,高老师在出发之前,检查了一下油箱,发现里面还有25千克汽油,而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猜猜看,高老师在去苏州乐园的路上有没有加油?
  学生发表意见。
  那怎么才能知道高老师到底有没有在路上加油呢?
  通过计算就能知道,如果25×6.8大于200说明不用加油,如果小于200就要加油!
  学生通过计算证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这同样是一个生活中经常碰见的问题,通过先猜测,再计算,最后验证,学生经历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也是我本节课所要体现的理念之一。
  (3)我当小管家
  同学们,平时都是爸爸妈妈买菜作饭,今天想不想自己来当回小管家?下面是今日菜场的部分菜价:(元/斤)
  场的部分菜价:(元/斤)
  猪肉 青菜 鲫鱼 虾子 萝卜 鸡肉 卷心菜 
  7.5 2 5.8 15.5 2.8 6.4 1.5 
  请你和同伴设计一份既经济又营养的菜单,并计算出你们所需要的金额。比一比谁的菜单最合理。然后星期天自己去动手实践,做一个能干的小当家。(如时间来不及,可课后完成)
  设计理念: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是问题,学生通过选择,计算,既巩固了所学新知,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增强数学的实用性。
  四、总结全课,课后延伸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可别忘了回家当一次小管家哦!下次,去买东西,可要自己算一算哦!






教师个人研修论文

【摘 要】教师素质是决定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探讨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模式,模式包括:咨询诊断模式、项目研修模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并介绍了三种模式的特点和实施过程。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专家团;校本研修;模式研究

  1.校本研修的界定

  专家团在本文是指:县进修学校、县教研室、乡镇教研员、各校名师、学科带头人中选出理论水平较高,具有实践能力的、倾情于课改的成员连同聘请的一些全国知名专家(主要负责网上答疑、专家团成员活动策划、指导、理论援助)组成。专家团由进修学校统一组织、管理,定期去全国各省市参观、学习。定期开展交流、讨论。定期到自己所分管的一线指导教师、展开调研。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是专家团与小学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导求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与途径。校本研修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和“在学校中进行”。校本研修的目标是让教师从“教书匠”发展为“研究者”,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探索者和示范者;使教师群体率先成为优秀的学习型组织。

  2.国内外校本研修现状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校本培训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模式有:课题带动模式、集体充电模式、师徒结对模式、观摩听课模式、个人自修模式和校际交流模式等。在校本研究方面采用了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最近又出现使用教育网志Blog网络虚似社群开展校本培训的新模式和相应研究方法。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已经充分表明,由于校本研修中专业发展的提供者是学校和教师本人,校本发展是独立进行的,很容易陷入反复和重复的状况。目前在我国开展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缺乏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考虑;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校本培训内容相对集中和单一化,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综上所述,现有的校本研训模式在中小学中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都表现出比较缺乏专业引领和外部资源支持。

  3.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模式

  本文作者在总结国内外校本研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在安阳县二十二个乡镇开展的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提出三种研修模式:咨询诊断模式、项目研修模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适用于开展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的不同阶段。

  3.1 咨询诊断模式。咨询诊断模式具有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的特点,这种模式不是专家团研究人员以既定的方案手要求手把手要求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而是要求研究者采用提问、咨询和讨论等策略,寻求共同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这种模式中专家团研究者扮演了咨询者和诊断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共同研修的实践者。小学教师在这种模式中也是共同研修的实践者。一般咨询诊断模式需要专家团的研究小组与小学某位教师就某项研修内容达成一个口头或书面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中要包括合作研究的内容、路线和方法等,合作协议的签署会就研修的目标等取得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这对保证该模式的顺利实施将起到重要作用。实施咨询诊断模式时,中小学教师需要执行的路线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自我反思,集体研讨,提出新方案,教学设计……”而专家团研究者需要执行的路线是:“参与教学设计,进行课堂观察,完成案例分析,集体研讨,提出新方案,参与教学设计……”其中“集体研讨,提出新方案”环节是专家团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两条路线的交汇处,由于咨询诊断模式的研修,往往是一个研究小组对应一位小学教师,所以我们也称该种模式为“一对一”模式。

  3.2 项目研修模式。这种模式要求研修过程要基于某个具体项目进行,项目研修模式具有独特性、多目标性和生命周期性等三大特点。

  在项目研修模式中,所选择的项目一般都是以解决中小学中的某个问题为目的,如“利用电脑技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就是笔者所负责的一所实验校提出的研究项目。在项目研修时,专家团研究者往往需要和小学中的校长或教科研主任一起承担起项目管理者的角色,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项目管理者既要负责设计整个项目的方案,又要在项目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支持项目的正常进行,项目的参与者一般由专家团研究人员和中小学教师一起组成。在很多课堂教学研究中,学生也是项目的参加者。

  3.3 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一般由专家团研究者和小学教师共同构成其成员。这种模式强调研修是在网络支持环境下,通过“师传徒受”、“做中学”、“知识表述”、和“深度交谈”四阶段活动,使共同体成员得到提升和发展。在这种模式中,专家团研究者和小学教师没有教导者和被教导者的关系,他们都既是学习者,也是辅导者和助学者。这种模式特别有助于解决专家团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由于这种模式需要比较好的技术条件支持,所以一般由专家团研究者提供相应的网络支撑平台和技术支持,并负责组织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活动。实现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模式有四个步骤。第一步:师传徒受,活动中的“师傅”角色并不一定由专家团研究者承担。在笔者实践该模式时发现,这一角色由小学中的专家型教师担任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师传徒受活动中,扮演徒弟的学习者要通过观测、模仿和亲身体验等知识的社会化途径,理解消化师傅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为进行“做中学”奠定基础。第二步:“做中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案例式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把师傅展示的案例型、经验型知识,通过归纳性思维实现从示例上升到理论。其次是去创造出新的示例,由此完成在“做中学”的内化知识过程。第三步:“知识表述”活动是学习者把在“做中学”中创造或组织的隐性知识碎片提炼成显性知识,并进行知识梳理的过程。知识表达可以采取撰写研究报告或反思日志等形式完成。第四步:“深度交谈”活动是通过召开网上小型研讨会就知识表述的结果,利用类比、隐喻或假设等手段进行隐性知识表述的过程。由于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往往是多位专家对应多位小学教师,所以我们也称该种模式为“多对多”模式。

  4.结语

  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正在突破以往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认识,教师专业的创造性正在被一点点激发出来,专家团研究人员与小学教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不仅正在促进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创新,同时也有利于专家团将教育服务融入一线教育实际,促把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推向一个新天地。

 

 




附件

老师评语

教学实践成果

最新教学实践成果

推荐教学实践成果

热门教学实践成果

热评教学实践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