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10-262019-03-31

作业要求 :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要体现教学难点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刘德龙    所属单位: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2-08 14:34:49    浏览数( 0 ) 【举报】

备课时间

2018.9

课题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不仅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前几节介绍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性质,又认识了全等三角形。本节课在全等图形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探索出了三角形全等的第一个条件。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个性的发挥提供了机会。

 

学情

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1、掌握"边边边"判定的内容,初步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能够利用尺规画出全等的三角形,具有一定的作图能力。
  2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过程,体验用操作、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
、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过程中,以观察思考、动手画图、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SSS,会运用SSS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的判定。

教法

学法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直尺、圆规、剪刀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活动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AB=DE        BC=EF          CA=FD   

④∠A= D   ⑤∠B=E       ⑥∠C= F

情境问题:

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请你说说小明该怎么办?


 


 

 

 

 

 

 

 


 

使学生明确两个三角形满足六个条件就能保证三角形全等.

 

 

【活动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

1.只给一个条件:

 

只给一条边:

只给一个角:

3、给出三个条件:

三条边、三个角、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1.提出问题,明确探究方向,激发探究欲望.

 

 

 

 

2.使学生明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探究边边边定理

你会用刻度尺和圆规画△ DEF吗?

使其三边分别为3cm5cm6cm

画法:

1、画线段EF= 3cm

2、分别以EF为圆心, 5cm 6cm长为半径画两条圆弧,交于点D

3、连结DEDF

DEF就是所求的三角形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所画的三角形剪下来,进行比较,它们能否互相重合?

结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边边边SSS ”     

用几何语言表述:

在△ABC和△   DEF

∴△ABC   ≌△ DEFSSS

通过画图活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证明的活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得到一个规律: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SSS”

【活动四】:新知应用

议一议:

在下列推理中填写需要补充的条件,使结论成立:

如图,在△AOB和△DOC

∴△AOB≌△DOCSSS

 

【活动五】:例题讲解

1: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

AD是连接A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BD≌△ACD

巩固新知:

1、如图,AB=CDAC=BDABCDCB是否全等?试说明理由。

2、如图,DF是线段BC上的两点,AB=ECAF=EDBD=CF求证:ABF≌△ECD

巩固与提高:

   1、如图,在四边形ABCDAB=CDAD=BC,则∠A=   C.请说明理由。

2、变式图:

 

 

预备题:1、已知如图,AC=AD   ,BC=BD.
 
求证C=∠D.  

 

 

2、已知AC=FE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AD=FB(如图),要用边边边证明ABC ≌△ 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

通过讲解例题,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并通过习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会从问题的条件出发,获得运用“SSS”所需要的条件.

 

 

 

 

 

 

 

 

 

 

 

 

 

 

 

 

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会从问题的条件出发,获得运用“SSS”所需要的条件.

 

 

 

 

 

 

会用“SSS”条件判断三角形全等,规范书写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六】:课堂小结

1、知道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怎样画三角形。

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SSS

3、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画法画一个角等于己知角

 

课后作业:P43习题12.2复习巩固  19

通过小结为学生创造交流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留有继续学习的空间和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

 

 

板书设计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文字语言】  例1--------

 

课后反思:

 

 

 

 

 

 

 








 

 


老师评语 通过

评语时间 :2018-12-12 15:10:46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