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10-262019-03-31

作业要求 :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要体现教学难点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刘晓燕    所属单位: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    提交时间: 2018-12-17 20:45:35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桂林山水》课堂教学设计

姓名

刘晓燕

工作单位

 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

年级学科

四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桂林山水》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对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描绘,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按先总说、后分述、再综合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例子。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秀美多姿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深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进而教育学生要增强环保意识。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4、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以文悟道。

5.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6.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以及阅读、思维能力。

7.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学习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四年级学生一般都在10岁左右,是认知世界感受生活的一个起始年龄阶段,在学习中积累的东西,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领会,并尽可能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才能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是与学生课本上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的,是对课本学习的拓展延伸。学生对大自然美丽的风景都很喜爱,充满好奇之心,所以能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的,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虽然小学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以及获取、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但还是要求老师和家长要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当好引路者、指导者和协助者,大力支持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学生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低,在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和分工中要注意能力强弱调配,以免研究受阻。学校和老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ppt) 明确要求 →朗读课文(播放视频录音)

                                                                    

   汇报交流 自主探究学习 个别字词教学 初读文本

         老师指导点评     老师指导          老师巡视指导

总结→布置作业→结束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或投影片

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进入图文 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导入新课

 

范读

1.看画面,自由朗读,边读边通过查字典或词典弄懂生字、词语的读音、意思,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指名分段配音朗读,3、指出喜欢的段落和句子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桂林山水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点评

1、 默读,思考:“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3、学生质疑问难。  4、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总结)  5.漓江的水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出漓江水的特点,细细的品读,感受一下。 6.再分析一下桂林山的特点。  7.出示视频桂林山水的录像,一名学生有感情的读文,其他学生欣赏。

1、 通过朗诵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自学需要掌握的生字词  3、 学习第二自然段

巩固知识,拓展阅读《浓碧》。

 

总结指导,引导课外

巩固知识,拓展阅读。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评价形式和工具

(1)课堂提问(2)书面练习(3)测验(4)制作作品(5)其他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

1.      教学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的 十六字方针。力图通过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      本文语言优美,是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3.      拓展阅读《浓碧》。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桂林山水

甲天下:(山  水)

           

漓江水:         

    绿       相(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         

 

 







 


老师评语 通过

评语时间 :2018-12-18 09:59:34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