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10-262019-03-31

作业要求 :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要体现教学难点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晁世元    所属单位:刚察县寄宿制完全小学    提交时间: 2018-12-19 09:13:45    浏览数( 0 ) 【举报】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荷花》

姓名

晁世元

工作单位

刚察县寄宿制完全小学

年级学科

三年级  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难点: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电教媒体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电教媒体所创设的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听、说、读的技能,提高他们观察、想象以及赏析词句。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感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示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读)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字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花瓣中包含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6)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7)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

1.认读二三个词。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

1.示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人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联想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小结:富有感情、充满想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中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1.齐读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

2.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高效课堂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板书课题

 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示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读)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字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花瓣中包含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6)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7)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指导朗读表演,品赏美文之美

四、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

1.示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人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联想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指导朗读表演,品赏美文之美

六、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这样设计本节课较为成功,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不仅学得主动,练得轻松,而且还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我认为本课教学之所以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了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增强视觉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段,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采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

七、教学板书

     荷 花 
  闻 清香 
  荷叶 挨挨挤挤 像大圆盘 
  看 
  荷花 半开 全开 含苞 
  想 变荷花 







 

 

 


老师评语 通过

评语时间 :2018-12-19 09:26:44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