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线下研修作业 > 正文

为英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发布者:邱桂莲    所属单位:祁连县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2019-03-27    浏览数( -) 【举报】

为英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目标教学

[内容提要] 认知目标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中的三项目标之一。它与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课堂活动中相辅相成,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互作用。认知目标的达成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又是至关重要的。电教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给英语教学带来生机。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深刻感受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将很好地促进认知目标的达成。接下来,我就平日的教学积累谈谈自己浅显的做法。

[关键词] 认知目标 激发  激活  发展  提高

认知目标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中的三项目标之一。它与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课堂活动中相辅相成,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互作用。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方法,认知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级在英语教学中,了解是指对有关英语知识和事物的识记,能再认或再现;理解是指对有关英语知识和事物进行初步解释、说明、分析、归纳;掌握是指能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初步应用所学的知识。由此看来,认知目标的三级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认知目标的达成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电教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给英语教学带来生机。畅言教师助手软件、电子白板等电教媒体,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小学英语课堂电化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最佳时机,创设情境,使学生从无兴趣向有兴趣转化,从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达到让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接下来,本人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促进认知目标的达成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 遵循心理学原则,创设目标达成的条件。

据有关心理学研究,儿童脱离丰富的客观刺激会削弱其思考力,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仅在理智内容上苍白无力,而且注意力易分散,有害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相反,那种适当刺激儿童感官并引起其探索行为的环境,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目标选定以后,首先要创造目标达成的条件。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正符合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有效地配合使用,协同学习,使其心理上始终保持接受新信息的警觉,处于适度的应激状态。例如三年级下册《荷花》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认知目标之一就是学会本课的 8 个生字,理解“挨挨挤挤、莲蓬”等词语的意思。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孤零零地提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教学,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伊始,我播放配乐朗读并展示课件:荷花各种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以获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这基础上,进行反馈交流。例:学生说自己看到了“挨挨挤挤的荷叶”,我便出示“挨挨挤挤”一词,就这样,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出示相应的生字新词。由于“莲蓬、花骨朵”这些词语的意思比较概念化,学生的生活中接触得又不多,解释起来较为费力且效果不佳,因此,在理解这些生字新词的意思时,我利用畅言教师助手出示莲蓬、花骨朵图,说说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很高。这样,就使抽象的文字与具体形象的画面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借新建立的表象理解掌握抽象的文字。 这样识记不但效果好,而且保持长久。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兴趣。

直观形象能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符合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而电教媒体图像清晰、色彩逼真,展示过程、显现内容十分简便,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借助电教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生听、说、读、写,学习字、词、句、篇的兴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先给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实景录像,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奇山秀水,优美风光,就会使学生对描写桂林山水的课文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调控教学的顺序,把握目标达成的时机。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必须要体现可控有序的特性。根据英语学科特点,主要是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顺序,把握住目标达成的时机。小学生接受知识是与直接感知的对象的特征和运动有着密切联系的,他们思维的发展过程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运用直观手段,能引起学生产生对相应的事物的经验表象,为理解新知识求得感性支柱。电教媒体的介入,最能发挥这一优势,教师应当按“理解中掌握、运用中强化”的原则设计听、说、读、写递进发展的训练过程。例如教学利用“又……又……”写词语。在总结巩固阶段,再次利用图片理解“又大又圆”两个意思并列的词构成的词组,从图像中,学生看到西瓜不仅大,而且圆,在脑海中建立了西瓜“又大又圆”的概念。在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了相应的认识后,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成功地去解决与原学习的情境略有不同的特定问题。教师出示几幅色彩鲜明,主题明确的图象:1、两只在空中飘荡的气球;2、一棵结满苹果的树;3、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同时以“又大又圆”作为原有知识点,提问解决新问题。以第一幅图象提问:看图,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学生答:两只又大又圆的气球在空中飘荡。再以第二、三幅图像,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变通已获知识。提问:用“又……又……”说说苹果树上结满怎样的苹果。学生答:苹果树上结满又大又红(又红又圆……)的苹果。又提问:小姑娘长得怎么样?学生答:小姑娘长得又白又胖(又活泼又可爱、又聪明又可爱、又美丽又活泼……)。这样按照设计合理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顺序,把好达标的尺度,圆满地实现了预期目标。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激活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长此以往,思维发展受到了阻碍。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为此,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就要恰当、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创设激起学生思维的情景,情景的系统性促进思维的条理化。又如:教学《长城》一文。一上课,教师播放一幅幅长城的图片,以便于学生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壮观,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了长城的轮廓,文章的条理也会一清二楚,再学长城的特点及说明方法就是水到渠成了。实践证明,丰富的感性材料不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形成了思维的表象,更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五、启发想象,静中思动。

想象,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教《惊弓之鸟》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更羸‘射’鸟”的图片后思考:“图上画的是更羸拉弦前,还是拉弦后?”学生根据图片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说:“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后,大雁落下来了,就说明已拉过弦了。”有的说:“大王在摸摸胡须,好像感到惊奇,卫兵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已拉过弦了。”我又问:“你若是图中的一个卫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来,你当时会怎样?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更羸的同学很自信,很老练,有点射箭能力的样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骄傲了点,课文中的更羸比较谦虚,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我可以试试。’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说明更羸有了本领不得意,不骄傲。”这里借助畅言教师助手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总之,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英语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


线下研修作业

最新线下研修作业

热评线下研修作业

热门线下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