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12-032018-12-31

作业要求 :

题目:

      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新课程标准,拿自己做过的一篇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与改进,认真思考:读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并最终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改进案例,内 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设计要求教学版块清晰,内容具有递进性、层次性,教学方法科学合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教学反思真实深刻,有针对性。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6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

4.请在截止日期2018年12月31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李先虎    所属单位:第六中学    提交时间: 2018-12-10 23:15:29    浏览数( 0 ) 【举报】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以具体的实验来探究压强的概念。教材编写中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例入手,来激发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求知欲。进而由教师引导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即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压强。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所以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基础。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半年的物理,对学习物理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对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压力的定义,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压力 。

     2、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3、能够用压强的公式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获得对压强的概念的深入理解,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素养。

     2、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难点:

     1、理解压强的概念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讲授法等。

【教学仪器】

     多媒体课件、学案、海绵、小方桌、钉子、钩码、三角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师:教师播放课件、请同学们先一幅图画,厚厚的积雪里,两个小孩正在玩耍,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浅不同的脚印。而滑雪者穿着雪橇不仅不会陷入雪地里,而且还能飞奔疾驰,小孩想:“我和他对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我陷入雪地里了,而他却没有?”要知道这是为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观察图画、思考、质疑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新课教学:1、压力

(1)产生的原因

(2)定义

(3)作用点

(4)方向

(5)大小

1、师:请同学们观察几个生活现象(出示课件)茶杯放在桌面上;往墙上按图钉;将木块放斜面上。茶杯、图钉、木块分别对水平面墙壁及斜面是否有压力的作用。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是怎样描述力的?(引导学生说出静止在水平桌面的茶杯、图钉对墙壁、木块对斜面的压力产生的原因,作用点、方向)。

2、同学们画出以上三种情况下压力的示意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学生画完,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说出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物体。5、在前面我们学习重力,那么压力和重力有什么区别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交流与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出示课件:压力与重力的区别),然后集体订正表格.

4.强调当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压力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时产生的,所以这时如果不受其他外力时压力等于重力。那么当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还等于重力吗?7、怎么知道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是否与重力相等呢?这里老师测压力的工具没有,但是我们可以用电子秤称出物体的质量,根据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间接的知道物体在水平面上时所受的重力。然后把电子秤倾斜观察电子秤的示数有何变化。

1、学生观察回答、思考、说出压力产生的原因、2、学生回答:从力的三要素、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及效果来果的因素

描述学生画压力的示意图。

学生归纳的出压力的定义及方向

学生阅读教材交流与讨论

学生思考,质疑

2、学生观察实验的得出:物体放在斜面时压力不

3、等于重力,压力的大小有时跟重力有关,有时无关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能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三)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两个食指顶住中性笔的笔尖和笔帽,观察笔尖和笔帽陷入手的程度及体验手指的感觉,)

2、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课件展示:压力的大小有关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课能与多个物理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呢?

4、请同学们根据身边的物品和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自己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5、结论:(1)当受力面积的大小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

(2)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6、在前面雪景图画小孩陷入了厚厚的雪地里而穿雪橇的小孩却能在雪地里飞奔疾驰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了吧

学生回答:1、改变物体的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动手实验、并猜想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学生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学生回答、是因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解解释生活现象。学与致用

(四)压强

1、物理意义

2、定义

3、公式

4、单位

 

1、通过前面的实验探究知道了当受力面积的大小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的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如果压力的大小不相同,受力的面积也不相同那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如一物体所受的压力为=6N,受力面积为S=2㎡,另一物体所受的压力为F=10N,受力面积为S=5㎡,那么那个物体的压力作用效果要明显呢?

2、为了反映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作用效果,人们引入了压强的概念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3、压强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用符号“p”表示。

4、公式:p=(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5、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是牛每平方米,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6、例:质量为50kg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双脚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为0.04㎡,则该学生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g=10N/Kg)

  解:F=G=mg=50kg×10N/kg=500N

     P===1.25×10p

 

学生思考、并试着计算

 

 

 

 

学生认真听讲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

 

 

 

 

 

 

 

 

 

 

 

 

 

 

规范板演,培养学生规范解题好习惯

(五)全课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

2、总结补充:投影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课堂练习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B、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表面

C、压力的大小一定不等于物体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有时可以不垂直于物体表面  

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学与致用节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

P138页第1、3题

学生记录

明确课后任务

【教学过程】

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压力                                三、压强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1、物理意义:

2、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2、定义 :

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公式:p=

1、压力的大小                            4、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

2、受力面积的大小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验感受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先通过实验的感受,作出猜想,引导学生说出猜想的依据,通过老师所提供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直观实验探究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概念,通过练习题引导学生应用获得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思。在教学中通过电子称物体的实验突破了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是,时间的把控没有把控好,在教学压力的概念及公式时过快。在下节课中对压强的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应加强。


老师评语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