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思考教育的目的,做“好教育”

发布者:龙梅     发布时间:2018-12-13 浏览数( 3) 【举报】

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教育理论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在1929年出版的《教育的目的》向我们阐释:“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希望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并努力做到这点。

茅于轼老先生在推荐序中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人深思:“思考教育的目的,事关我们下一代的成功或失败,他们将如何塑造我们这个世界。这绝不是小事。”茅老先生以一位经济学家的眼光敏锐地发现,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十年二十年后就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果教育在他们的身上失败了,关乎的就是整个人类的命运走向。教育无小事,我们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努力学习并思考在如今的教育大环境下,如何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而努力,如何实现“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有艺术般高雅”的教育目标呢?

好的教育应该尝试把沉闷的知识变得生动,把繁复的知识以生活化的方式变得简单,从而实现“让学生借助于树木来认识树林”,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果按怀特海先生的话来理解,我们的课程是不是就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彼此关联起来,不再分崩离析呢?个人认为应该就是这样的。记得蒲公英教育智库的李斌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卓越的课程首先是教师成长的情境教练术,其次是学生学习的有力加速器”,是呀,在教育这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循环往复地学习,如果课程不能让教师找到成长的快乐,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动力,教育又如何能通过自身的魅力吸引师生共同参与呢?如今的一些卓越校长已经意识到课程统整的重要性,纷纷在各自的学校研究各学科之间的有机统合整理,把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可以形成“1+X”的学科课程群,如清华附小;也可以形成主题课程,如银川回民二小的万物生长。这些成功的课程统整案例值得学习借鉴,当然得以课程开发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对教育本身的热忱为前提。

怀特海老先生认为,生命是有周期性的,智力发展也同样具有周期性,浪漫、精确、综合运用,自始至终地存在,交替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循环往复地出现,怀特海先生将其称为智力发展的节奏,他在文中的另一段话也值得我们每个教育人牢记:“在学生的阶段性求知欲望中,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对他们的成功进行鼓励,学生就会为其阶段性的某种成功而感到欣喜,然后开始新的学习”。我认为,在学生智力发展这个循环往复的进程当中,决定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关注度、所受的赏识性以及学生个体对成功的独特体验,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班且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有的越学越有兴趣,乐于接受学习中的各种挑战,而有些学生则越学越受挫,厌学思想滋生。因此,好的教育在于教师能帮助学生在智力发展周期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正确认识教育的目的,做“好教育”,仍在路上……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