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者:杨昌花     发布时间:2018-12-22 浏览数( 7) 【举报】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体现一定的理念和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主题词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重视生活化
提高有效性

   
新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体现一定的理念和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它主要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互动性、学习的实践性、学习的理解性和学习的反思性。如果实现了这些特性的课堂教学,那么,这节课就可称得上是一堂有效的好课。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怎样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体验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验数学。我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的体积”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去感受这样一个过程,悟出里面的道理。出示一个装半杯水的杯子和一个圆柱形的小铁块,让学生演示:学生把这个铁块放入杯子的水中,发现水面上升了,因为这个铁块占去了一定的空间,那么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与铁块的体积是相等的。可以将上升部分的水再倒入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中,再从长方体容器里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就可以计算出铁块的体积了。说明圆柱体与长方体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于长方体来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我给学生提供了演示操作机会,并在小组内交流发现规律。在发现规律后,再引导学生动手去切、拼来验证自己的发现。
二、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在对数学特点、内容产生兴趣时而引发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活动性和创新性因素,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吴晗家卖衣服。每件上衣30元,每条裤子10元。买这样的12套衣服,一共卖得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解答后,再出示:口算下组的两个算式,并说一说它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30+10)×12   30×12+10×12  (25+35)×4   25×4+35×4
= 40×12      =360+120        =60×4        =100+140
=480﹝元﹞;  =480﹝元﹞       =240          =240
(30+10)×12=30×12+10×12   (25+35)×4=25×4+35×4
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这就叫做乘法分配律。然后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学生容易记住乘法分配律,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是急于下结论。
三.最后重视把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一位数学教育家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课堂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如果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现实生活,展示一个个生活画面,让学生深刻感悟到身边的数学,养成平时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适时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手段,铺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适时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手段铺助教学,能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可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过程,形态各异的变化过程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运用它。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其切、拼、动、画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白圆的面积公式通过切曲为直,切圆为方的过程,把未知变为已知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圆的面积公式是这样转化推导来的,非常形象生动,记忆犹新。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练习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进行练习,才能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才能凸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设计适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有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综合练习,应用练习等,每节课后基本练习必不可少,它是对课堂新知识的巩固,可以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我行,我能行。如我在教学圆面积时,设计的习题如下: 
1、填空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 写出圆面积的字母公式

 2、求下列圆的面积
﹝1﹞圆半径是3厘米,高5厘米
﹝2﹞圆半径是4厘米,高7厘米
﹝3﹞圆直径是4厘米,高6厘米
﹝4﹞圆周长是12.56厘米。高4厘米
3、工人师傅给一个直径为40米的木通配制一个木盖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版?
六、重视学生学习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们常说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该怎样去学习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采取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并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进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其核心那就是探究与思考。没有对问题的思考、猜测、实验、发现、验证、概括的过程,自主的、合作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行为和行为结果,不可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而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的一系列的思考、猜测、实验、验证、概括活动,从发现规律到得出结论,这一亲历的过程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尝试性、探索性。因此,让学生不断地尝试,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方法。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学生猜想 :  “ 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长度有关 ”
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与直径、半径的长度有关 呢? 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进行探究。
    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来验证 :﹝1﹞取出大小不同圆形纸板,量出圆形纸板的直径;﹝2) 用线绕圆形纸板一周,,线子绕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圆形纸板的周长;(3)分别量出线子的长度和直径的长度;(4)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发现规律: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都如此,结果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叫它圆周率。
    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测、探索、尝试,加上与同伴的交流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总之,一堂有效的课,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一堂有效的课应是解决了学生问题的课;应当是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附件

  •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下载 预览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