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业周期 : 2019-03-08 2019-04-15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描述 :


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本次实践研修做如下提交要求,各位参训学员请根据要求提交一篇教学反思。 请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教学反思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提交者:学员董均兰    所属单位:盘州市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2-26 10:38:23    浏览数( 0 ) 【举报】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目标】

1、    通过信息提取和处理,学习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

2、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实验能力、合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和实验探究,认识两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概念,能写出氧化铝与氢氧化铝分别于强酸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通过氢氧化铝治疗胃病等生活素材,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用化学视角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观念。

【学习重点】氢氧化铝和氧化铝的两性。

【学习难点】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形成;提升实验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的教学策略】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验探究为手段,学生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用实验验证并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设计构思】从宏观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经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再从微观角度分析本质,最后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流程】

教师的主要活动:投影斯达舒胃药的说明书,激发学生凝问,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氢氧化铝的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引导学生写出氢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介绍氢氧化铝的分解反应;引导学生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并能写出氧化铝与氢氧化铝分别于强酸强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展开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金属铝的的生产流程,提出问题,课堂检测,反馈评价,课堂总结。

学生的主要活动:提取氢氧化铝的相关信息;实验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制法;实验验证氢氧化铝的两性,并正确表征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过程

[引入] 投影胃药“斯达舒”的说明书。

[设问]  阅读说明书,从化学的角度,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在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及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请同学们讨论分析一下,在实验室里我们如何制备氢氧化铝呢?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有哪些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不氢氧化铝溶于水)这些反应中哪些可以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铝?根氢氧化铝据下面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案。

药品:硫酸铝溶液、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氨水、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讨论汇报:氢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方案

【学生可能提出的四种方案】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铝溶液中

硫酸铝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硫酸铝溶液滴加到氨水中

氨水滴加到硫酸铝溶液中

交流讨论:得出最佳方案

分组实验:根据提出的方案,分组完成上述实验。

教师提醒:注意液体试剂的用量,没有具体的说明,一般取2—3ml,试剂逐滴滴加,边加边震荡试管,制得的氢氧化铝备用。

根据方案完成实验,实验中注意观察现象,根据现象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设疑:为什么氢氧化钠和硫酸铝混合时,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不一样?

思考交流:氢氧化铝能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溶液。

引导归纳:氢氧化铝既能跟强酸反应,也能跟强碱反应。

为什么氢氧化铝既能跟强酸反应,也能跟强碱反应?

微观分析:氢氧化铝呈现两性的原因。

讲述: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讲解: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

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过渡】氧化铝

投影图片:生活中的氧化铝   红宝石  蓝宝石  坩埚  刚玉

引导学生归纳: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疑问:氢氧化铝具有两性,那氧化铝是否也具有两性呢?

思考观察:日常生活中用的铝制炊具易产生斑点甚至凸起,这些白色固体能缓慢溶于食醋中,但刚玉不溶于浓盐酸,为什么?

结论:结构不同

演示实验:铝毛刷实验

请同学们完成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总结: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课堂检测:给出从铝土矿中提取金属铝的生产流程图,设计问题,让学生应用本节课的知识完成,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这节课属于实验性比较强的课堂,同时“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两性”等内容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针对我班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难度控制范围,也是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我结合班上学生实际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资料进行了教学设计,尽量去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目标。通过创设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等,让他们体会到在生活实践中、操作过程中学习化学的奥妙和乐趣。

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中的特点:一是引入过度、知识点和问题的衔接处理上较为流畅。二是在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中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同时也体现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整节课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从耐高温坩埚、蓝宝石、胃舒平等事例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突出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价值。三是体现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起主导的作用。教学设计归纳成“六个活动”,我重视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比如关于氧化铝的性质,我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及生活经验自行归纳总结;对于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我通过探究活动“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来开展,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并由学生自己做实验来验证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四是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比较和谐,一堂课是在快乐中度过的。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实验探究,认识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以及制备方法这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对每个活动都力求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师生交流,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而不由教师包办。五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本教学设计中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然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了当下我们所提倡的课程新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及探究性。但实施的过程中,虽说,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有很多以前的知识点存在一定程度的遗忘,而导致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啥时探究、啥时讨论,需多长时间等,仍是本人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着重反思了几点:一是学生分组实验,不可替代,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操作能力,特别是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二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丰富学生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如铝的氢氧化物的用途,治疗胃病,净水。三是要善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并解决问题。四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等他们陈述完后再以问题形式提示补充,完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五是上课时语言还要精炼和简洁,语速再慢一些,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以后教学中更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六是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附件

  • 教学设计(铝的重要化合物).docx 下载 预览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