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业周期 : 2019-01-02 2019-03-06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描述 :


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本次实践研修做如下提交要求,各位参训学员请根据要求提交一篇教学反思。 请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教学反思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提交者:学员祖兴贵    所属单位:盘州市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1-15 12:30:27    浏览数( 1 ) 【举报】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的:

1.理解: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 

2.探讨:作者写作的原因。 

●教学重点:

1.理解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 

2、作者写作的原因。 

●教学设想:

本文是拓展阅读篇目,所以安排教学时数为一课时,在学生导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品味传记文章的风味;积累常见实词、虚词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传主的事迹 与精神风貌,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切身经历(重点放在被贬黄州期间),探讨作者写作的原因。最后扣紧高考考点,辅以相关练习题,加深理解。

 

一、导入:

 

苏轼不仅是北宋政治家、书法家、更是著名的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以前我们学过他的诗、辞、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这一时期写的文言文—《方山子传》

 

二、问题探究:

 

1、方山子究竟是何许人也呢?苏轼会为他作传,请同学们结合注释速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信息句,并填写下表。

 

方山子档案

 

原名

陈糙

季常

号的来历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家庭情况

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

生平简历

少时

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

折节读书,然终不遇。

晚年

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爱好

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2、鉴赏提示说: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苏轼的是他的怪”,那么方山子怪”在何处? 

预设: 

(1)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 

少时:血气方刚 ,一身侠气 

稍壮:折节读书, 有志用世

晚年:终不遇 ,遁于光、黄间 

(2)生活态度的独特: 

庵居蔬食  弃车马、毁冠服, 徒步往来,所著帽,方屋而高

(3)待人接物的态度:

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4)大气洒脱的行为作风:

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世有勋阀,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皆弃不取,独来穷山 。 

3前侠后隐可以概括方山子的行迹,那么生动地体现在哪个情节?如此豪侠之人,为何要隐? 

明确:

① “侠” 体现在——方山子西山怒马射鹊,与作者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 败。 

②为何要隐:原文——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退隐以明志。

 

三、探讨:

 

 1.得知作者被贬原因,方山子的反应是俯而不答,仰而笑,如何理解这个细节背后的丰富内容?

预设: 

A、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世道的熟悉,见怪不惊。

B、含蓄表达了方山子对作者的理解、同情;  对打击诬陷作者的奸邪小人的蔑视。

2.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 

预设: 

a.赞赏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 

   b.借此流露出同为「不遇」 的感慨。

 

四、总结

 

   本文为方山子立传,抓住方山子异于平常人的特点,塑造了一个淡泊名利、追求自由、个性张扬、超然物外的“真隐士”形象,并着力突出方山子特力独行的个性,同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教学反思

  《方山子传》是选修教材中的传记单元的文言文,我教这篇文章的最大感触是对文本的挖掘比较深入,注重选修课的课型特点,结合学生在必修单元的学习基础上有一定文言理解能力来自主阅读,且本文文言字词较容易的实际,抛开逐句翻译、逐段解析的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解决重要文言字词,适当的打乱本文顺序来解读本文,调动学生读古文的兴趣。

本节课我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方山子的事迹和精神风貌,同时让他们了解作者写作的原因。由于是选修,文本的字词相对简单,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便能解决,所以进入课后,便让学生自读找出方山子的相关信息,完成表格,接下来便让他们找出方山子的异,从而了解了方山子的事迹和精神风貌,这也就为下一个问题—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打开了一扇门。

学习完此文,我还有一个不很深的感触,传记确实有震撼心灵,促使学生反观自己人生价值的巨大作用。因此,多读传记,并将这份感悟融入对生活,人生的思考,阅历尚浅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会更加丰富,对人生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反思还需改进之处:

打乱顺序理解字词,学生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加上平时主要采用串讲模式,一些学生跟不上节奏,应补上字词归纳整理环节或应留足时间给学生整理笔记,才真正做到知识的落实。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