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业周期 : 2019-01-02 2019-03-06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描述 :


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本次实践研修做如下提交要求,各位参训学员请根据要求提交一篇教学反思。 请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教学反思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提交者:学员张仕平    所属单位:盘州市第三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1-28 17:42:55    浏览数( 0 ) 【举报】



基本信息

名称

《故都的秋》

所属教材目录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学情分析

高中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诵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3分钟)

 

 

 

 

 

 

 

 

 

 

 

()解题

(3分钟)

 

 

 

 

 

 

 

 

 

 

()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5分钟)

 

 

 

 

 

 

 

 

 

()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16分钟)

 

 

 

 

 

 

 

 

 

 

 

 

 

 

 

 

 

 

 

 

 

 

 

 

 

 

 

 

 

()设疑讨论, 体悟情感

(5分钟)

 

 

 

 

 

 

 

 

 

()延伸拓展

课内练笔 

(10分钟)

 

 

 

 

 

 

 

 

 

 

 

 

播放背景音乐《长亭送别》,让学生欣赏几幅关于北方秋天的图片,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来说。

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教师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一个不仅道尽了历史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那么这些“情”需要如何体现呢?王国维的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

  

 

  要求学生精读课文,

1找出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2作者描写的这些景物可以概括为几个画面?试拟小标题。

3 这些图中的“景语”如何展现“情语”呢?

①我用“秋晨院落图”举例,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引导,第一幅图展现出的景与“清、静、悲凉”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②另外四幅图中的“情语”,让学生分为四组,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自由讨论并分别找出图中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有了之前老师的分析示范,此时学生们会比较顺利地完成赏析。

③学生讨论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自己最喜欢的?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语言,从而分析文章渲染、衬托等写作手法。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我将引导学生转入文章末尾,让他们通过文中的一组比喻感受南北之秋的差异——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从而得出北国的秋味更浓这一结论。之后自然引出问题: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体会文中的“神”。

  

     

①学生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②让学生用文章里出现的景物为内容,仿照《天净沙·秋思》的写法,当堂写一首关于故都秋景的小令。

例如:碧天破屋浓茶,落蕊疏草蓝朵,衰蝉冷雨闲话。故都秋至,赏秋人在天涯。

 

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秋景,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文眼”,体会作者如何体现这些情感。

 

 

 

 

 

 

 

学生通过阅读,找出以下这些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

 

 

 

 

学生模仿第一幅图赏析后面四幅图画,进一步体会“清、静、悲凉”的特点。

 

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表现手法

 

 

 

 

 

 

 

 

 

学生诵读课文讨论比较体会

 

 

 

 

 

 

 

 

 

 

学生齐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小组为单位仿写小令,推荐优秀作品展示

将学生带入秋天的情景之中,对秋天产生感性的认识

 

 

 

 

 

 

 

让学生思考、比较作者题目中蕴含的情感

 

 

 

 

 

 

 

练习速读筛选信息把握主旨句的能力。

 

 

 

 

 

 

 

 

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进一步体会作者颂秋的情感

 

 

 

 

 

 

 

 

 

学以致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不仅加深了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认识,而且进行了课内练笔的机会。

课堂小结

2分钟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清、静、悲凉”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作者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布置作业

1分钟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可以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绘形绘声绘色。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晨院落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

4、秋雨话凉

5、秋枣奇景

                (形)              (神)

 

 

 

 

教学反思

1、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但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学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确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消除时代隔阂,从而感受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2、对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的分析还可以更到位些,如:没有点出本文选材的零碎性,五幅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这是为何?这是本课教学的一点败笔。不过,我又常常以“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 ’的艺术”来宽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们的谅解?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