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业周期 : 2019-01-022019-03-06

作业要求 :

作业描述 :


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本次实践研修做如下提交要求,各位参训学员请根据要求提交一篇教学反思。 请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教学反思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提交者:学员邓绍辽    所属单位:盘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提交时间: 2019-01-21 18:02:58    浏览数( 0 ) 【举报】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 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设计意图: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

二、开始新课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出示实物

钟面      红领巾      剪刀     吸管

师:这些物体中都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

生:角尖尖的

生:角两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 

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 , 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 ,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设计意图: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  怎么变?

生: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 :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 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2、小结

设计意图  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画角  

深化角的认识

师:我们认识了角,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生3的方法画角,请同学们看看[课件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设计意图: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放在帮助学生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出示教材的这幅校园学生活动图,因孩子对教师设计的课件图非常感兴趣,在兴趣中不知不觉就发现角,然后让孩子们把角用笔画出来,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我还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然后在教室里找角,孩子们找了很多,在他们有趣时,我又引到用纸折角,小组交流,并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知道角分有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