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业周期 : 2019-01-02 2019-03-06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描述 :


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本次实践研修做如下提交要求,各位参训学员请根据要求提交一篇教学反思。 请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教学反思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提交者:学员唐志忠    所属单位:盘州市鸡场坪镇大梨树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1-21 11:58:22    浏览数( 0 ) 【举报】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2课。本单元设计主要反映了我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注意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以及为祖国强盛所走的探索历程,其中重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所以,按照“遭受欺侮——奋起反抗——寻求救国之路”这样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国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

3.探究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侵略的原因,直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4.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四、教学重点: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国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五、教学难点:探究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侵略的原因,直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六、教学准备:虎门销烟、甲午海战录像片段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备受欺辱,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2.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

(二)回顾历史

1.播放虎门销烟的录像

1)录像中介绍了谁领导国人在虎门销烟?

2)为什么林则徐要销毁鸦片,开展禁烟运动呢?(学生讨论回答)。

2.鸦片给中国人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购买鸦片,大量白银外流。造成国力下降,财政空缺。林则徐虎门销烟,真为中国人出了口气!

3.看38页统计图进一步理解禁烟的重要性。

(三)英雄故事会

1.教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一些英雄故事和图片,下面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2.同学讲三元里抗英的故事

3.播放甲午战争录像片段(邓世昌撞击敌船,英勇就义)

4.看了这段录像,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5.学生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6.齐读邓世昌的诗歌

7.教师总结:邓世昌和无数将士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和穷凶极恶的敌人殊死决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是我们民族的英雄!请全体起立,让我们同唱国歌。

(四)同唱国歌,结束本课。

(五)课后延伸

搜集一些抗日英雄的故事,下节课交流。

八、板书设计:

2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虎门硝烟       林则徐          民族英雄

三元里抗英              

黄海海战       邓世昌          永垂青史

教学反思: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因此,本课的设计是按照“遭受欺侮——奋起反抗——寻求救国之路”这样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的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