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业周期 : 2019-03-08 2019-04-15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描述 :


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本次实践研修做如下提交要求,各位参训学员请根据要求提交一篇教学反思。 请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教学反思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提交者:学员李雕琦    所属单位:盘州市胜境街道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10 18:37:54    浏览数( 0 ) 【举报】

基本信息

课题

语文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23 爱莲说

作者及工作单位

李雕琦

盘州市胜境街道中学

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年级学期第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反译并熟背课文;

2、了解衬托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映衬手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情景导入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

 

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学生初步感受“莲”的形象 

 

2.诱思导学

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点拨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

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4.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

 

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1.什么是“说”?

  
 2.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 


4.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

 
5.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6.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7.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


8.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学习合。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理。

让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4.朗读背诵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 

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

5.拓展延伸

1.与莲花有关的诗歌
2.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可以是对莲花的描写,学习本文的感受,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6.课文总结
 

1.归纳主题(找出中心句)
2.了解本文衬托的写法
     本文中,作者除了写莲,还提到了什么花?几次提到?作用是什么?
 

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反衬
1)陶渊明       爱菊
      世人        爱牡丹 (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与众不同)
                爱莲
2)菊           花之隐逸者
     牡丹         花之富贵者   (衬托,表现莲的品格高出百花)
                花之君子者
3)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何人(衬托,感慨世风恶浊,表现作者洁身自好)
     牡丹之爱    

全面掌握文章内

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       纯真自然,不媚于世

          体态    ---中通外直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气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

        风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菊花牡丹                     对比烘托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能力。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并把课堂当作他们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但是在其中令我不满意的是,不是所以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调动起来,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找寻方法,促进我和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一、内容太多,课堂太紧张。可以考虑减去课堂环节的“2、口语练习,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变之为课外练习;补充资料可以再精简,或只是提到即可,不必全诗朗诵或板书。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二、课堂朗诵不足,在课内完成背诵任务有点难。利用下午自习完成背诵任务

 


附件

  •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doc 下载 预览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