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业周期 : 2019-01-02 2019-03-06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描述 :


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本次实践研修做如下提交要求,各位参训学员请根据要求提交一篇教学反思。 请参训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教学反思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提交者:学员王珏    所属单位:盘州市柏果镇柏果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1-28 14:26:05    浏览数( 0 ) 【举报】

《10.2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浮力是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又一个重点;浮力是本章的关键,为以后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由于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学情分析】

   “浮力”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一定的兴趣,但是,要学好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就要想各种办法来保留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说陌生,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等重要知识,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在第一节浮力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了称重法求浮力的方法,学习了影响浮力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铺垫和准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求浮力的大小。

2、尝试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浮力有关的物理现象;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

难点:实验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由阿基米德其人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灵感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0min)

呈现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并阅读教材P53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二: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问题三:阅读教材P53的想想做做,并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当饮料灌浸入水中更深、排开液体的水更多,浮力是否更大?

 

三、探究展示(20min)

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上述结论也可以说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问题四: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乘等于什么?可以求出什么?

问题五: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出液体的重力有关。二者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重物,盛有液体的烧杯,溢水杯,空杯等。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G

③将石块全部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

⑤计算出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F和排出水的重力G。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小桶重(G桶)/N 物体重(G物)/N 弹簧秤读数(F拉)/N 盛水小桶的重量()/N 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N 排出液体的重力(G排)/N 

 

 

 

分析总结: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相等.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四、巩固提升(10min)

     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的质量为0.49N,浸没在水中称时,测力计示数为4.5N.求:

(1)王冠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王冠体积为多大?

(3)王冠的密度是多少?王冠是否是纯金的?(金的密度是17.3x103kg/m3

 

 

 

 

 

五、小结

说说这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10.1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2.表达式:F=G

3.导出式:FGmg= ρ液   gV

4.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七、教学反思与评价

这节课能够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称重法求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并总结,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通过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学生对控制变量的思想理解更加深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同时,这样的教学虽然课堂氛围活跃,但是,也让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乘机获得玩的机会,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成为半瓶醋。

 

学生观看幻灯片。

 

 

 

认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并阅读教材P53的相关内容,并做好笔记。

 

 

 

答:等于排出的液体的质量,质量和重力成正比,所以,可求出排出的液体的重力。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的做法,拟写实验步骤和设计实验表格。并派代表上台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试着分析可得出的结论。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并派代表上台展示。

 

 

 

 

 

 

 

 

学生畅所欲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再认识,让学生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通过讨论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

 

 

 

 

激起学生对刚学知识的再认识,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好的板书体现老师清晰的思路,同时能给学生很好的视觉感受。

 

 

 

 

 

 

能很好的促进以后的教学。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