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2017新版美术新课程标准

发布者:黄成延     发布时间:2019-03-22 浏览数( 0) 【举报】

转载:

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这标志着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正式走进核心素养时代。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它们之间各具意义,但又有所交集。核心素养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顺应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学校教育改革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实现转型,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学校、社会等多方面都应有不同的举措,比如,学校应引导教育更关注社会,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这也是核心素养提出的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解决21世纪社会中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素养1:图像识读

美术本身具有视觉性的特点,所以核心素养1突出了此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形识读能力,分别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和认识。

素养2:美术表现

美术的学习是一个从看到做的过程,所以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需要对作品的技法、材料、美术语言等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选取不同的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来表现其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创作视觉形象。

素养3: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高中生经过义务阶段的学习已经对“美”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义务阶段强调的更多的是感受,而高中阶段则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美术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对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素养4:创意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创新精神已成为每一位学生必备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成为了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要求。而美术课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创意实践指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作方法,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素养5:文化理解

美术学科本身是一个人文性的学科,画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会从背景、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进行创作。而当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则也需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并且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