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高中政治课问题设置及解决过程中“暗示”的运用

发布者:陈酌     发布时间:2019-02-22 浏览数( 0) 【举报】

高中政治课问题设置及解决过程中“暗示”的运用

                陈酌

高中政治课问题设置及解决中,学生难免会磕磕碰碰,遇到很多的难点。学生在难点面前,很可能问题解决了一小部分,思路止步不前了,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困境。面对如此局面,师生双方都不能看着问题“干瞪眼”,教学也还得开展下去,任务还得完成。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治教师巧用暗示,即教师使用迂回诱导性思维、有掩藏的指引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启发,给予学生打开思维的钥匙,帮助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

一、问题“纹路”暗示

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无论是题目的材料部分或是设问部分,留一些“纹路”给学生,就是给学生解决问题有可撬动的点。问题的纹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纹路”与解决问题的策略(答案)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和路径,后者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因而,暗示就不能过于直白,至少在解决策略的表述上不能完全雷同。否则,就相当于变相地告诉学生答案了,学生思维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

二、语音表述暗示

学生通过教师的暗示,或将材料与所学的知识考点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联系点,迎刃解决问题,或解读材料或设问题,提炼深藏在信息背后的本质规律,教学实践中,部分政治教师的做法不叫“暗示”,而叫“告知”,省略了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想磨砺,教师越俎代庖,错位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