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分享优秀资源 > 正文

抽象画初探教学设计

  发布者:黄成延    所属单位:盘州市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18-11-20    浏览数( -) 【举报】

抽象画初探

执教人:盘州二中 黄成延

一、教学课题

《抽象画初探》(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二、教材概述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外国美术鉴赏中的第八课“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其中有蒙德里安、康定斯基及波洛克的抽象绘画作品和一小段抽象绘画介绍。抽象美术自二十世纪诞生以来,已有相当历史,其中的发展与停滞、曲折与起落已有不少艺术家著书立说。但由于抽象绘画没有具体形象,对尚不具备全面艺术素养的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两眼一抹黑。而抽象绘画的欣赏能使学生在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又可以自由发挥联想、充分显示个性,是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在这一课加以基础知识的引导,会让学生接受并正确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

三、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生经过多年的学校课堂美术学习,对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有一定认识,对一般具象画的欣赏与分析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但欣赏难度较高的抽象绘画还比较陌生。此外,高二学生正处于知识面不断扩展,情感世界日益丰富和渴望表现与张扬独立个性的阶段,对抽象画的感悟能够开拓他们的眼界,了解多种多样表达情感的方式,并不断拓展他们的想象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抽象绘画的特点及其代表画家。

2、让学生能初步自主地欣赏感悟抽象绘画,学生审美能力有所提高。

3、激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拿起画笔尝试创作抽象画。

五、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欣赏、感悟抽象绘画。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绘画工具和材料等。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对比导入

教师出示《晚钟》与《即兴》,请学生比较两者的区别。

学生认为《晚钟》有具体的形象,而《即兴》看不出画的是什么,是抽象的。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及时讲解抽象绘画的特点:(具象绘画的形体,同现实世界有密切联系,画家通过各种绘画技法再现客观世界物象。)抽象绘画特征极为明确,它不以自然物象为范本,而是通过点线面和色彩等绘画元素,独立表达某种纯粹的思想感情或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具象和抽象两张绘画的比较与自我判断,使学生对具象画和抽象画有最直观的对比和认识,并通过教师简单地讲解了解抽象画的特点。

2.初探认识

教师介绍讲解基本知识点——抽象画兴起的背景:西方绘画经历了漫长的具象时期,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和工业化时期的到来,人的生活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在发生变化,新思想、新理论不断涌现,特别是照相机发明之后,传统的写实绘画受到挑战,许多画家不再满足于对客观现实的再现,因此,采用通过对形体变形和色彩夸张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20世纪初,一些画家干脆抛开对具象形体的依赖,用抽象来表达和宣泄内在精神和情感。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框架性知识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脉络,帮助他们宏观地把握知识关系。

3、深入探索

1)重难点切入

引导学生思考在欣赏抽象画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学生普遍抱怨看不懂。

如何来走进抽象画并对其欣赏和感悟呢?

2)初涉康定斯基的作品

通过一组游戏活动,理解艺术语言,体会点线面和色彩的抽象组合给人带来的主观感受:

第一项,根据给出的抽象线条图案,把相应的文字与之连接。这是唤起学生对线条的感受能力。

第二项,根据给出的色块,补充拓展相应的情绪表达,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想象能力。

学生分别作答,在活动中快乐地掌握知识点。

教师介绍作者:康定斯基,俄国人,后加入法国籍。抽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之一。

③在以上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赏析康定斯基的作品,讨论画面中线条与色彩蕴含的感情和精神。

学生根据对点线面和色彩的理解,交流他们对画面的感受……

教师归纳:点、线、面和色彩这些语言是开启抽象画大门的钥匙,用它们来构成表现内心情感的画面,追求某种气势、节奏、韵律。

【设计意图】点线面和色彩以及它们的组织形式就是理解、感悟抽象画的钥匙,这一知识点采用连线、补充的形式,让学习活动具有游戏的特征,目的是为学习活动提供积极反映和立即得到反馈的机会。

3)教师播放一段选自《喜洋洋》的音乐作为切入口,教师提问:这首乐曲会使你联想起什么样的画面呢。

③学生直接地感受到:音乐描写了热闹、欢庆的画面,传达了欢快愉悦的氛围。

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通过什么因素得到对音乐的感知?

⑤学生经过思考,认为是音乐的“节奏”引发了对音乐的感知。

⑥教师肯定学生的思考并及时引导:抽象的音符组成的节奏引发了我们对音乐的情感回应,让我们“听懂”了音乐,同样,抽象的绘画语言也可以组成节奏,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并由此引发我们对抽象画的情感回应。

【设计意图】如何欣赏、感悟抽象画是本课的难点。此环节采用《喜洋洋》音乐作为第三部分的导入,以这段音乐为契机,引导学生意识到抽象画和音乐一样是可以通过音符、节奏来表达、感受和欣赏的。

4)初涉蒙德里安的作品

教师介绍作者及其绘画特点: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他的很多画面是由一些水平线和垂直线所构成的大小不同的矩形,并只涂以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灰相间。

请同学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同时欣赏一段爵士音乐,体会抽象绘画与音乐的联系,讨论画面是如何表现音乐形象的。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感悟画面。

学生欣赏讨论后认为:画面中明亮度色调体现了爵士乐轻快的节奏。大大小小色彩鲜艳的点表现了爵士乐中爵士鼓点的跳跃感,而长长的水平线与垂直线表现了萨克斯演奏的悠扬曲调。另外,交错的线和错落的点也很好地体现了百老汇热闹的街景。

③教师归纳:许多抽象画家都试图从音乐的原理中探索构图或配色的规律,这张画就是这方面的尝试。因此绘画创作是可以从音乐中吸收灵感,绘画欣赏也可以从音乐中得到启示。

【设计意图】把画面和音乐结合欣赏,进一步把听觉对节奏的感受和视觉对节奏的感受融合起来,从而体会如何从节奏的角度去感受抽象画。因为《喜洋洋》这段导入,多数学生都能顺利进入状态,能抛开具象的影响,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来感悟艺术作品。而《百老汇的爵士乐》本身就是对音乐的描绘,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感到牵强附会。

5)初涉波洛克作品

展示作品,猜测这些颜色是如何完成的?学生纷纷表达:泼的、滴的、洒的……

教师介绍画家:杰克逊·波洛克,美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他把画布铺在地板上,然后用各种工具把颜色洒、滴、甩在画布上。有时,对于完成后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他事先全然不知,完成后才根据自己的想象给画面加上标题。

③展示作品,展开想象,凝视画面你想到了什么?用语言描绘并给画面命名。学生通过短暂的思考,呈现了自己丰富的感想。

④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对画面的感悟,同时也出示波洛克的命题《整整五寻》,让学生有参考和比较,从而对自己的感受力更自信。最后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联想,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创造性地理解画面。

4、实践体验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抽象绘画作品,提供范例来减少学生操作中畏惧心理。

学生创作,用抽象的画面形式,表达对一段音乐的感受或者其他感受。

5、小结

抽象绘画对现代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及工艺设计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同学们在欣赏和感悟艺术作品时要有多元化的视角,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审美素养,才能更好地体会抽象艺术。

 


分享优秀资源

最新分享优秀资源

热评分享优秀资源

热门分享优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