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分享优秀资源 > 正文

画像石画像砖

  发布者:黄成延    所属单位:盘州市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18-11-20    浏览数( -) 【举报】

画像石画像砖部分资料


画像石

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阴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魏晋之际仅有个别实例,故又称汉画像石。宋以后受到金石学家的注意。20世纪开始收集、研究零散作品,并对地面遗存进行内容的初步考释与介绍。20世纪50年代后在考古发掘获得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开始综合研究。

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山西、四川等地、湖北、浙江、安徽、北京、天津等地也有少量发现

画像石艺术风格

画像石艺术风格是构图方式、造型特点、雕刻技法统一的体现。主要的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由此,作品中的空间在逻辑上超越客观真实而成为表意的概念空间,这在历史、神话故事及车骑出行等画面上最为明显。另一部分作品——典型的如庄园、收租、宴饮、乐舞等有了依据直观感受构成画面的迹象,描绘了高视点俯做下的景物,形象有序地向上方发展,上下间距表示了远近关系。建筑和坐榻、几案、容器等用具的透视造型,也辅助性地制造出空间深度。某些物象的叠合与互掩,使三度空间更为可信。

与构图方式统一的形象塑造,具有影形观察和线描表达两个显著特点。物象的体积消失在剪影式的平面造型中,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流贯、顾盼、飞腾的运动瞬间。轮廓之内的线条加强了动势,也概括地增添细节,使形象较有个性状貌。

 

 

画像砖

中国古代用于基室建筑的砖刻绘画。画像砖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且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中,汉代画像砖在出土数量、砖块形制、画幅形式、题材内容及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丰富于其他时代。画像砖因题材内容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水平,是考察、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艺术发展的珍贵资料。

风格特征

画像砖的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不以对物象刻画的细微为取向,而是在神似的基础

,追求形象的准确。其作品造型洗练、生动,部分图像中的形象因主题内容的要求,而具有一定的夸张色彩。风格雄健朴抽,博大浑穆,富有时代特征。一部分画像砖上的图像呈剪影式,以大的块面和简练的线条,使物象的运动感得到加强,简洁或重复的图像以及部分充满图像内容的构图处理,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生动地表现了图像的主题内容,并体现出作品的神韵。


分享优秀资源

最新分享优秀资源

热评分享优秀资源

热门分享优秀资源